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動之後,街上許多食物鋪子,備了冷布罩子,雖然簡陋,不能不說是進步。鋪子的人常和我們說,“這是你們來了之後才有的呀。”可見他們是很虛心的。
蒙自有個火把節,四鄉是在陰曆六月二十四晚上,城裡是二十五晚上。那晚上城裡人家都在門口燒著蘆稈或樹枝,一處處一堆堆熊熊的火光,圍著些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孩子們手裡更提著爛布浸油的火球兒晃來晃去的,跳著叫著,冷靜的城頓然熱鬧起來。這火是光,是熱,是力量,是青年。四鄉地方空闊,都用一棵棵小樹燒;想象著一片茫茫的大黑暗裡湧起一團團的熱火,光景夠雄偉的。四鄉那些夷人,該更享受這個節,他們該更熱烈的跳著叫著罷。這也許是個祓除 節,但暗示著生活力的偉大,是個有意義的風俗;在這抗戰時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時期,它的意義更是深厚。
南湖在冬春兩季水很少,有一半簡直幹得不剩一點二滴兒。但到了夏季,漲得溶溶灩灩的,真是返老還童一般。湖堤上種了成行的由加利樹;高而直的乾子,不差什麼也有“參天”之勢。細而長的葉子,像慣於拂水的垂楊,我一站到堤上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剎海。再加上崧島那一帶田田的荷葉,亭亭的荷花,更像什剎海了。崧島是個好地方,但我看還不如三山公園曲折幽靜。這裡只有三個小土堆兒,幾個樸素小亭兒。可是迴旋起伏,樹木掩映,這兒那兒更點綴著一些石桌石墩之類;看上去也罷,走起來也罷,都讓人有點餘味可以咀嚼似的。這不能不感謝那位李崧軍長。南湖上的路都是他的軍士築的,崧島和軍山也是他重新修整的;而這個小小的公園,更見出他的匠心。這一帶他寫的匾額很多。他自然不是書家,不過筆勢瘦硬,頗有些英氣。
聯大租借了海關和東方匯理銀行舊址,是蒙自最好的地方。海關裡高大的由加利樹,和一片軟軟的綠草是主要的調子,進了門不但心胸一寬,而且周身覺得潤潤的。樹頭上好些白鷺,和北平太廟裡的“灰鶴”是一類,北方叫作“老等”。那潔白的羽毛,那伶俐的姿態,耐人看,一清早看尤好。在一個角落裡有一條灌木林的甬道,夜裡月光從葉縫裡篩下來,該是頂有趣的。另一個角落長著些芒果樹和木瓜樹,可惜太陽力量不夠,果實結得不肥,但沾著點熱帶味,也叫人高興。銀行裡花多,遍地的顏色,隨時都有,不寂寞。最豔麗的要數葉子花。花是濁濃的紫,脈絡分明活像葉,一叢叢的,一片片的,真是“濃得化不開”。花開的時候真久。我們四月裡去,它就開了,八月裡走,它還沒謝呢。
1939年2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