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第一大番薯新聞的記者,回來的時候禁不住主人殷勤,就帶了兩個番薯回來。番薯真的不錯,比市面上大,煮起來特別的甜,卻又不膩。
她用番薯煮了一點番薯粥,用小碗盛著,一點一點的品嚐。她能感覺到番薯中傳來的濃濃的自然氣息,這是市場上那些番薯所沒有的。
好東西當然要跟好友分享,讓她們嘴饞,讓她們羨慕嫉妒恨,所以她就拍了幾張吃番薯粥的照片,連同世界第一大番薯的照片和採訪的影片放到了自己的上。
岑秋盈是婷婷的同學,也是記者,不過是在央視工作。
婷婷一直很羨慕她,雖然同為記者,但一個省臺一個央視,待遇截然不同。可惜她家也就是在省臺有點關係,央視根本不行。在那地方,靠的可不是什麼美麗與智慧並重,而是腦袋和後臺同硬。
岑秋盈作為一個央視記者,自然有著與眾不同的新聞敏感度。
看一件事她們絕不會僅僅只是去看表面,而是透過表面看它們內在的價值,挖掘出可供報道的亮點。
比如說現在網上瘋轉的世界第一大番薯和那個種出番薯的番薯哥,在她看來也不過就那麼一回事。人就圖個新鮮,估計過了今天就沒人記得他了。但看了同學傳的影片後,她又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了,她發現了其中可發掘的資訊。
於是,她就給同學發了簡訊,問道:“婷婷,你上那個影片的那個種番薯的男人口音好像不是西北的。”
“確實不是西北的,聽說他們家在閩南,他媽是西北的,後來因為他媽想家就全家搬過去了。”
一個年輕人種出世界第一大番薯或許沒什麼,但一個南方人到西北種出大番薯就不同了。現在社會對年輕人一直詬病不已,這樣一個紮根西北,甘作農家人,種出世界第一大番薯的年輕人的形象無疑十分的勵志。
這不就是現在新聞需要的主題,現在社會需要的正能量嗎?現在人太過浮躁,太需要這樣的新聞了。
於是,她查了一下蔡鴻鳴所在的地址,跟相關人等打了個招呼,就帶著一行人往古浪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