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道:“表哥要拍一部電影,準備挑一些學生來做演員。”
“拍電影?”吳瑞青眼睛一亮,問道,“表哥,我也要做演員,你看我行不行?”
康劍飛敷衍道:“嗯,到時候給你一個小角色。”
“喔喝!”吳瑞青高興地跳起來。
…………
…………
表舅一家以前住在調景嶺,吳瑞青自然在調景嶺那邊的學校上學。現在搬到了石硤尾,吳瑞雪已經換了學校,但吳瑞青因為臨近畢業所以沒轉學。
在去學校的巴士上,康劍飛隨口問道:“阿青,你們以前怎麼會住調景嶺,那裡好像很偏僻吧,表舅上班也不方便。”
吳瑞青也沒什麼心機,直接就把家裡以前的情況說了出來:“我記得小時候,最開始是住在九龍城寨的,後來我爸因為救小媽(周明芳)得罪了人,就搬到了調景嶺。調景嶺這邊老兵多,九龍城寨裡的壞人不敢亂來,加上附近有學校,我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一直到去年才般到石硤尾。”
“調景嶺怎麼會有很多老兵?”康劍飛好奇地問。他卻不知道,調景嶺那巴掌大的一個地方,不僅老兵多,出的名人也不少,像陳鈺蓮、溫碧暇、黃元紳等人都是調景嶺出來的,而未來臺灣地區的大佬小馬哥也是在調景嶺出生的。
調景嶺的名稱來歷很特殊,1949年國府遷臺後,部份不願或不能遷居臺灣的退役老兵及家眷,就被安置於摩星嶺公民村。然而在第二年,一群左派學生前往摩星嶺難民區向老兵們挑釁,最後演變成流血衝突。
之後港府把這群老兵和家眷遷往調景嶺,並取原來“吊頸嶺”的諧音,改稱“調景嶺”,有“調整景況”之意。
幾十年過去,調景嶺的居民漸漸增多,不過大部分仍是kt老兵的家眷及後代。正因如此,這裡政治氣氛十分濃厚,每年10月10日的時候,居民們都會放假,與嶺內所有學校的師生齊聚調景嶺中學,居民與學生共同慶祝“國慶日”,在學校長掛青天白日旗。
吳瑞青估計是想起以前的糗事,咧嘴笑道:“以前我們住在調景嶺的時候,每年10月10號那天,老爸都不准我們出門,我和妹妹還得每人抄一百遍‘gcd萬歲’。當時我用三支筆綁在一起寫……”
正說著,吳瑞青突然站起來道:“到了,下車。”
康劍飛跟著他下車之後,看了下站牌道:“這裡才觀塘啊,怎麼就下車了?”
吳瑞青解釋道:“前面的路沒車,我每天就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