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接著個別溝通,其實主要是跟潘文華和劉文輝溝通。
蔣介石問潘文華:“四川人為什麼不滿張嶽軍(張群的字)?”潘文華說:“嶽軍離川太久,大家不瞭解他,所以無感情。”
在召見劉文輝時,蔣介石便問他:“你們主張川人治川,張嶽軍川人也,你們反對,說彼此沒有感情。王纘緒也是川人,你們在一起多年,為何又反對?那麼你們認為什麼樣的人才適合?”
劉文輝倒想說他自己最適合,但又不便直接講出來,靈機
一動,施展出他的演說功力,洋洋灑灑地講了一段典故。
劉文輝說,自古治蜀有名的,公推二人,一為西漢時的文翁,一為三國時的諸葛亮,如今四川各地的很多廟用於紀念文翁,川康農民頭包白布,則沿襲於當年民間為諸葛亮掛孝。
劉文輝越說越得意:“文翁是安徽人,諸葛亮是山東人,都不是川人,可見無論是誰,只要愛川民如子,川民便敬之如父,與出身籍貫何關?”
多寶道人如此引經據典,是為了回應他為什麼要反對王纘緒,孰不料話一多就有了破綻。
蔣介石聽後沉思片刻,過了一會忽然開口:“既然這麼說,只好由我來兼任省主席了,以賀國光任秘書長,代行職務。”
你不是說了嗎,只要“愛川民如子”,可以不管出身籍貫,蔣介石是浙江人,你敢說不符合條件?
劉文輝沒想到蔣介石還有這一手,頓時呆住了。
作出這一決定後,蔣介石又單獨召見潘文華,對他說:“省主席一職,本來要借重你來擔任,但是大巴山防務很重要,關係國家安危,恐怕你難以兼顧。因此由我來兼任省主席,一俟時局稍緩,這個位置仍然留著給你。”
潘文華的反應也跟劉文輝一樣,哭笑不得。冠冕堂皇的理由原本都是他們用來對付蔣介石的武器,不料老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拿來堵住了他們的嘴。
再複雜的表情,也難以掩蓋
毫無準備的智商,潘文華手足無措,腦子裡有如一團亂麻。蔣介石那裡則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國防部已經敲定,要向大巴山工程增撥十萬元工程款,你回去後要認真把工程搞好……”
川局再度得以恢復平靜。王纘緒卸任離鄉,臨行時他向蔣介石提出,想把保安處的那些老部隊收回,隨其一道出徵。
蔣介石抱著多少有些虧欠王纘緒的心情,當即照準,一下子拿出四個旅的番號,並指示四旅編成後,軍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