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屋子裡,虛慕陽繼續給唐劫講關於修仙界的事。
“修行分五境,每境又分三階,唯有仙台境只有兩階,故稱五境十四階。其中靈臺境分靈泉,靈湖,靈海三境,主要指的是體內靈氣積聚數量的多寡。修仙者修的是靈氣,因此這第一境就以對靈氣的吸收與運用為主。靈臺境就是透過吐納靈氣來改善體質,提升靈氣蘊含數量,故靈臺境往往也被稱為吐納期或練氣期。”
“這個時候的修仙者,身體上還屬於凡人,尚未到真正脫胎換骨的階段。他們可以學習術法,但只能透過消耗自身體內靈氣施展,威力有限,因此這一階段的修仙者一般也被稱為靈徒,他們所使用的法術一般也只稱為術而不稱為法。只有進入脫凡境後,可以用體內靈氣引動天地靈氣,才可以使用真正的法術,這時才稱為法。這一時期,也是修仙者真正從凡體脫胎換骨進入靈體的階段,因此叫脫凡境。因為築就靈體,擺脫凡身是修仙基礎,因此也常有築基期或靈體期的說法。你聽明白了嗎?”
“虛大哥說的簡易明徹,我已經聽明白了。簡單地說,境是質的提升,階就是量的提升,對吧?”唐劫回答。
虛慕陽笑著點頭:“這說法新鮮有趣,到也有幾分道理,雖不全中,亦不遠矣。”
境界雖同,不同的修煉之法帶來的效果卻各不相同。
按照虛慕陽的說法,人體有經絡,氣血,筋骨,五臟等諸多組成,每一個組成都有其獨到的用處與意義,不同的修煉方法與過程會給修者帶來不同的變化,使其所長也各有不同。哪怕是最簡單的風刀,霜劍,火球,電鏈等基本法術,在擁有不同修煉方式的修者手中,其表現與威力也各不相同。
有經驗豐富者,往往僅看出手,就能大致判斷出對方的主修方向與來頭。
再者也不是每種功法都可相容幷蓄,關鍵是相互之間是否有衝突。比如那天火真經,主修手少陽三焦經,其氣散於心絡,歸於肝膽,肝屬木,主昇華,心屬火,主神明,故火氣旺盛,修煉有成後有天火燎原之威。但是凝水真經,主修足少陰腎經,起於脾而歸於腎,脾屬土,主運化,腎屬水,主藏精,修煉有成後有海納百川之雄。
但是這兩者之間就互不統屬,相互獨立。
這還只是相互獨立,更有相互矛盾者,若是不明其理一起修煉了,反到事倍功半。
因此功法修煉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歸其本源,相得益彰為佳。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願意教你虛家傳承的另一個原因。”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