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貴族的特點——他們永遠都不會刻意的討好民眾,民眾手中的選票,從來都不是他們所需要的。
“所以,在未來,貴族院所扮演的角色,在更多的時候,是制衡,是制衡平民政治家為了選票無底線的靠福利政策吸取選票,帝國之所以有今天,是基於個人奮鬥,而不是社會的福利,帝國會向國民提供福利政策,但是絕不是實行養懶人的福利政策!那些政治家……”
嘲諷的笑了笑,朱宜鋒想到六十年代後,那些所謂的政治家們不斷的透過福利政策去吸取選票,而這種福利政策換來的是什麼?是一群試圖不勞而獲的懶人,是社會的寄生蟲,甚至白左的流行,正是因為那些國家實施的養懶人的福利政策,如果他們終日需要奮鬥、需要拼搏,又怎麼有時間去遊行、去示威,他們之所以可以什麼事情都不做的是做那引起事情,正是因為有養懶人的福利政策在養著他們。
“如果把帝國交給他們的,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瓦解帝國,就像諮議院裡的那些議員一樣,他們看不到每年帝國從殖民地獲取的數以十億計的財富,他們的眼裡是帝國陸海軍為了維持殖民地支付的1.5億的軍費支出,看到的是帝國殖民地部龐大的官僚機構的支出,他們看不到殖民地和海外省對於的帝國的重要性,即便是將來帝國面對可能存在經濟危機時,只要擁有龐大的殖民地和海外領地,都可以透過帝國特惠制,透過本土和殖民地在貿易上相互優待的制度。對帝國以外的進口商品,則徵高額關稅,以阻止其他國家勢力滲入市場的方式迅速的恢復自身元氣,在帝國之中,這種貿易保護帶來的內部自我經濟迴圈,是確保帝國經濟發展所必須的。”
提到這些的時候,朱宜鋒自然想到了另一個時空中面對經濟危機時的英美兩國,面對經濟危機的重創,英國的作出的反應是放棄自由貿易政策透過帝國特惠制,藉助自身龐大的海外領以及殖民地,迅速恢復了元氣,至於沒有殖民地的美國,則陷入長期的大蕭條之中。
可是二戰後那個工黨領袖艾利德根本就看不到這一點,沒有“帝國思緒”的他所看到的只是戰後英國的經濟困難,根本就沒有看到殖民地於英國的重要性,最終,面對內部的經濟困難和美國的壓力,他選擇了屈服,從印度獨立作為開始,不列顛的殖民帝國被瓦解了,從此之後,英國只是一個歐洲的二流國家,再也沒有任何崛起的可能,即便是後為邱吉爾重新上臺,也是迴天乏力,只能認命的充當美國的跟班,作為平民政治家的艾利德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帝國,不知道什麼是帝國的命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