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四章 佛教中國化 法難與自救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大唐當局原本並不喜歡佛教。

不喜歡是可以理解的。被他們取代的隋,不但皇帝姓楊而且尊佛。即便為了畫清界限,李唐也要改弦更張,何況被道教尊為教主的老子據說還姓李。因此,儘管老子究竟是誰並無定論,更非號稱“道德天尊”的真神,跟李世民他們家也風馬牛不相及,唐太宗仍然在貞觀十一年(637)頒佈尊道抑佛的命令,宣佈道教的地位在佛教之上。

這一年,武則天進宮,成為唐太宗的女人。

年方十四的武則天當然管不了這事,出面據理力爭的是高僧法琳。他甚至對唐太宗說,陛下的李氏出自鮮卑,與隴西李氏毫無關係。意思也很清楚:大唐是胡人的王朝,應該尊奉胡人的宗教,何況拓跋的血統比老子高貴多了。

法琳自以為得計,卻沒想到犯了大忌,李氏父子最痛恨的就是把他們視為胡人。想當年,純正鮮卑血統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時,就明確而坦然地宣佈自己不是胡人,也不怕下阿鼻地獄。法琳哪壺不開提哪壺,豈非找死?

勃然大怒的太宗皇帝將法琳打入死牢,並且下令說:法琳不是在著作中聲稱口誦觀音的人刀槍不入嗎?那就讓他在獄中好好唸誦菩薩的聖號,七天之後再來試刀。

期滿之日,執法官問:念觀音有效嗎?

法琳答:貧僧不念觀音,只念陛下。

執法官說:你怎麼念起陛下來?

法琳答:因為陛下就是觀音。

太宗皇帝輕蔑地撇了撇嘴,將法琳流放到益州。[1]

法琳躲過一劫,問題卻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事實上,正如我們在《南朝,北朝》中所說,自從胡僧佛圖澄被後趙皇帝羯人石勒尊為“大和尚”,佛教在中國就跟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要依靠皇權與道教爭奪江湖地位,國家則要藉助宗教維持統治。只不過,主動權在後者手裡。皇帝可以選擇佛教,也可以選擇道教,還可以在二者之間搞平衡。

原因,則多種多樣。

隋文帝是公私兼顧。這個武川軍閥誕生在佛寺,由一位比丘尼撫養成人,對佛教有著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興佛不但可以報答養育之恩,證明自己得天獨厚,還能與滅佛的前朝撇清關係,爭取到佛教信徒的眾多人心。[2]

後來武則天的崇佛,原因也在這裡。

於是,前面的皇帝滅佛,後面的篡位者就興佛,比如楊隋;前面的王朝崇佛,後面的取代者就抑佛,比如李唐。他們必須這樣選擇,非如此不能顯示自己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春遲早晴[先婚] 火影:我的寫輪眼能鑲嵌無限寶石 柳念慈 農家喜事:潑皮相公太撩人 萌妻來襲:老公,抱一抱 重回九零高考後 回檔人生-妻子的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