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作惡多端也沒關係?
沒關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難怪那麼多人喜歡禪宗,也難怪禪宗會被罵作“精神鴉片”了。是啊,按照“苦海無邊”的邏輯,社會不公你不要抱怨,被人欺負也不要反抗,那隻怪你自己不覺悟。如果你肯回頭望望,就能看見那彼岸世界的燈火閃亮。
江湖騙子、不法奸商、貪官汙吏,甚至竊國大盜,則不妨依然故我。反正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放下屠刀,佛界仍有你一席地位,此前則儘管紙醉金迷,殺人放火,男盜女娼。禪宗已經為你留下後路,並且準備了心靈雞湯。
如此說教,難道不是精緻的騙局?[24]
然而這是誤讀和誤解。禪宗從來就沒有說過要解決現實問題。他們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願望。他們所說的一切都只在宗教的範圍內,而且只是闡明一個基本原理:眾生與佛的區別就在迷與悟,任何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所謂“回頭是岸”云云,不過為了打消顧慮的極而言之。
因此,如果你要面對現實,完全可以不理睬禪宗。
何況覺悟二字真是談何容易。它就像孔子的仁,一方面想要就有(我欲仁,斯仁至矣),另方面又難以企及(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正可謂近在眼前,遠在天邊。[25]
想想也是。真那麼簡單,豈非滿街是佛?
那麼,不能成佛,問題在哪?
在執。
什麼是執?就是一根筋,死心眼,不開竅,非在一棵樹上吊死不可。執則迷,迷則不悟,叫“執迷不悟”。這是一切眾生的通病,就連某些號稱禪師的人也未能免俗。比如唐末禪師祖印明,便曾這樣向惠能叫板:
<blockquote>
六祖當年不丈夫,請人書壁自糊塗。
明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家一缽盂。
</blockquote>
意思也很清楚:你既然已知菩提無樹,明鏡非臺,四大皆空,萬法皆無,為什麼還要奪人衣缽?如此知行不一,罵作糊塗已是口下留情,且看他如何對答。
回答很容易,反問一句就夠了:你既然透徹了悟,又何必多管閒事?衣缽固然空無,是非何嘗不是?更何況,知道色相是色相,色相就不是色相;明白空無是空無,空無就不再空無。如此,則衣缽的受與不受,有何區別?
呵呵,既明萬事皆無物,何必管他受缽盂!
然而我們卻只能說祖印明悟性不夠,卻不能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