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的財政問題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A

u0003第八十三章大明的財政問題

政府與百姓之間,是間隔的。

大明官員總共一萬多人。而大明百姓最多的時候,有人推測有四五億人之多,這麼少的官員,如何管理這麼多的百姓。即便是大明官員擴張一百倍。也未必能將所有人都管起來。

官員絕對不能擴張的。因為如果擴張的話,大明可憐財政體系是完全支撐不起的。

這就成為一個問題。官府與百姓之間,有一層代行者。

而朱元璋看多了元代貪官汙吏損害百姓的事情,覺得要將官員的權力進行限制。讓他們不能魚肉百姓。於是糧長制度就出來的。

糧長制度本質上,是想選取百姓之中賢達。代替官府管理一些事務。朱元璋將糧長當成了百姓的代表,甚至每年糧長押送賦稅入京。朱元璋都要挑選一些親自接見,問一問百姓生活。

甚至遇見其中有才能的人。也調入官府。甚至有一躍而至戶部尚書者。

但這個制度真的好?

或者說,大明官員固然有很多不是什麼好東西。貪瀆如郭桓者,雖然是少數的。但是很多官員未必清白。但是這些糧長都是好人嗎?

只說一點,很多做糧長的人家,只有不遇見什麼橫禍。都成為了大戶人家。在鄉里的強橫人家。

甚至到了大明後期,地方官府不與民間大戶商議好,很多事情都無法推行。或許未必沒有這個淵源。

朱元璋這思路對與不對,也不好說。畢竟即便是後世政府維繫鄉村的治理也是很難的。甚至在2000年之後,很多鄉村政府都在退出。一些民間強力人士,遍地教堂代替之前的政府職能。

這也是基於成本的考慮。

朱元璋對糧長制度是很感情的。其實糧長制度在朱元璋時代執行的也不算太錯。他聽何夕說糧長制度的問題,內心之中有些意見,卻沒有表露出來,說道:“說重點。”

何夕說道:“陛下,臣已經大明財政混亂之極,中央結餘太少了。地方財政也不多,條條框框太死了。不利於地方發展,臣以為,當建立三級財政體系。縣級,省級,與中央三級財政。規定各級截留,分定中央賦稅與地方賦稅。將天下之財聚於中樞。然後再分配。”

“至於一些糧食轉運調撥。則將民間民-運,改為官運,這也是後世清廷之改革。”

朱元璋說道:“你知道糧食運輸消耗有多大?”

“以百里而論,大抵要消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梁發:從磁場轉動,開始笑傲江湖 李公案奇聞 我用醫術在古代萬人之上 重生後,我靠生子攢福運 與你譜餘生 穿越亂世,帶著系統去逃荒 大宋帝國之東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