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戰報到了京中,李東陽立時請旨由楊一清率軍平叛,劉瑾則推薦了涇陽伯神英為總兵官。
楊一清是總制三鎮軍務,平叛理所應當。
而那神英說起來,原也是邊將出身,曾做過總兵官,但弘治十一年時因貪得無厭違禁邊貿,又坐視寇掠蔚州而不救,被言官彈劾,去職閒住。
直到正德初年達延汗犯邊宣府,神英才起復,率兵馳援,頗立戰功。
後在京畿周圍剿匪立功,得進右都督,他便又投靠了劉瑾,砸下重金,受封了這涇陽伯。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瑾此時推出神英,不止是要搶這份軍功,怕也是在為之後延綏、寧夏馬市打算。
於是平叛的主帥尚未定下,京中忽然就流傳起“安化王打得清君側旗號”、“檄文列出劉瑾十大罪狀”等言。
然遞進兵部及內閣的諸多戰報中,卻絲毫沒有提及有這樣檄文。
隨後有六科給事中上折彈劾劉瑾罪狀,甚至“猜度”劉瑾有藏匿檄文之嫌,卻被劉瑾當堂直斥誣陷。
皇上似乎不滿於這種爭吵——叛亂當前,哪有多餘的時間浪費在這樣的口水仗上,他迅速下旨,楊一清總制軍務、張永為監軍、神英為總兵官共同平叛。
這樣的結果,想是要挨個給點甜頭以安撫各方的。
但實際上,哪一方都沒有被安撫住。
這邊神英都出了京城,那邊朝堂上還依舊吵著,那份檄文被越來越多人提及,但,始終沒有“官方渠道”得來的“實證”。
街面上,東廠西廠內行廠連帶錦衣衛紛紛出動,抓捕“造謠生事”之人。
而後幾日,那幾位彈劾了劉瑾的給事中過往種種“違法亂紀”劣跡陸續被錦衣衛挖掘出來,呈到了御前。
劉瑾氣焰高漲,雖沒上重枷,卻罰了每人百石米,口口聲聲不為難他們“輸邊”,只要送到剛剛報了旱災的河南即可。
他同時上書請旨,清查河南倉糧、屯田,清丈田畝,以備賑災。
這一下朝中又炸開了鍋。
曾經的閣臣劉健、焦芳,如今的閣臣劉宇、工部尚書李鐩皆是河南人!
雖然劉健門人多被劉瑾清掃掉了,焦芳下臺其門人也大受影響,但朝中的河南籍官員仍是極多!
而這些在朝為官的,誰家裡沒“些許”隱田的?
一時間眾官員紛紛上折,都表示眼下當務之急是平定西北叛亂,且又有傳聞叛亂皆因“清查屯田”起,這等敏感時候還是不要再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