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糟了!恐怕元刺史目的根本不是讓崔致師兄教元珩,而是她!因為崔致師兄體弱,且與孔毨師兄都同修兩門學術,哪能騰出閒時間教元珩。
那麼恩師的三名嫡傳弟子裡,就只剩下她了。
爾朱榮不算嫡傳弟子,那幾百匹馬、駱駝和糧食,換的是訓義學舍正式弟子的名額。
撲辣辣——一隻鸚鵡從眾人上空飛過去,應該是“有來”。
七人進入固常禽林,離近唱詩社時,聽見穿出院牆的歡聲笑語。
崔尚在前引路,給尉窈、郭蘊講述唱詩社的規矩:“目前是侍童先學會幾首詩歌,學子從六月起開始報名,以後每月可學兩至三首詩歌,不過咱們學舍得七月才能來了。”
“原先除了管理詩社的崔夫子外,只有一名教唱詩的張女師,前些天因張女師和侍童們起爭執,崔夫子兩邊皆訓斥,據說詩社很快還會再請一位唱詩女師。”
郭蘊問:“還是從舊宮的女史中聘請麼?”
崔致知道的比崔尚詳細,回道:“不是。平城令舉薦了一位長安來的女夫子,也姓張,叫張季娘,自述祖上是‘涼州三明’之一的張然明。”
但連崔致也不知曉的是,張季娘原是侍童胡烏屋家聘請的。說好了教胡烏屋學詩,到洛陽為止。
可是胡烏屋嫌棄張季娘教得不好,胡父總不能半道辭了人家吧,就這麼湊巧,崔學館的唱詩社急聘女師,胡父就先徵求張季孃的意願,然後再拉兩車家鄉特產,求平城令促成了這樁事。
“世上哪那麼多湊巧。”胡烏屋盯著剛落在院牆上的鸚鵡,呢喃自語。
她趁佛堂周圍無人,在走廊欄杆上灑下鸚鵡愛吃的谷糧,她再迅速掩身牆角,鸚鵡飛了過來。
此禽把谷糧一粒粒啄食完,飛到院中的一顆大樹上等著。
張文芝提著食盒回佛堂,掩上門。
胡烏屋做了個拋擲的動作,鸚鵡以為她又灑好吃的,飛回欄杆,嗯?灑哪了?什麼都沒有呢?
張文芝有個習慣,打飯食回來,不立即吃,而是先念一段佛經,邊誦經邊敲響木磬,“登登、噹噹”間,屋外鸚鵡的小腦袋擺來扭去。
胡烏屋滿意離開,她相信鸚鵡來來去去,總會聽到些什麼,學會說的。
她邊走邊開懷,有些人利用好了,和鸚鵡差不多,比如許嬌晴,比如辛純。閒言碎語嘛,得飛出這裡的院牆才管用,才能把張女師與侍童間的矛盾誇大到人人皆知。
這不,也就一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