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ckquote>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21]
</blockquote>
也是泛舟,是垂釣,是一無所獲:
<blockquote>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22]
</blockquote>
般若智慧,就這樣變成了美。
顯然,如果說“道”在基督教那裡變成了肉身,在伊斯蘭教那裡變成了經典,那麼,在禪宗這裡就變成了生活。宋代高僧克勤禪師還因此寫下了“茶禪一味”的名言。但,如果以為茶味就是禪意,卻大錯特錯。[23]
可惜,許多人連這一步都達不到,比如某律師。
律師是熟悉經書戒律的僧人。按照佛家分類法,參禪的是禪師,講律的是律師。道不同,原本不相為謀。然而那位菜鳥律師,卻偏要來刁難馬祖道一的法嗣,百丈懷海、南泉普願和興善惟寬的同門師兄弟大珠慧海。
律師問:你們禪師,也用功嗎?
慧海說:當然。
那律師又問:怎樣用功?
慧海說:餓了就吃,困了就睡。
律師說:這跟閒雜人等有什麼不同?
慧海說:他們吃飯時百種思索,睡覺時千般計較。[24]
對於那不開竅的律師而言,慧海這是啟蒙,告訴他眾生之迷在於吃飯時不好好吃,睡覺時不好好睡。那麼,認準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喝茶就是喝茶,對嗎?
也不對。
有一次,一位大宋提刑官在離職前,到雙峰山向法演禪師請教修行悟道的法門。法演笑眯眯地看著他說:提刑大人年紀輕輕,多少總讀過點情詩吧?有兩句詩非常貼切: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官員聽罷,唯唯諾諾而去。
後來寫出“茶禪一味”名言的克勤,那時還只是法演的學生和侍者。於是他問老師:這位大人明白了嗎?
法演說:他只認得聲音。
表面上看,這並不錯。因為這首詩的本來意思就是:帥哥哥(檀郎)到家裡來做客,小姐不便出面相見,就頻繁地呼叫丫鬟(小玉)。其實她什麼事都沒有,只不過是想讓情郎記住自己的聲音。因此克勤問:老師不是說“只要檀郎認得聲”嗎?既然他認得聲音,怎麼就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