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跟本土反饋,推遲一段時間,等忙完滬市工作,一切進入正規後,我們再回去接受培訓。”
林黑兒回答道。
“我也是。”
“那就先委屈你們一段時間了,我跟本土方面反饋下你們的想法,應該沒有問題。”
“朱大哥,滬市魚龍混雜,各個幫派、會黨勢力藉著洋人撐腰,恐怕不太好應付。”
林黑兒提醒道。
“不怕,下了船,等見了梁部長和黃長官,先聽聽兩位長官的意見,如果兩位長官不反對,我準備先以永興堂的名義,私下邀請各大幫派、會黨首領人物會談,探探他們的口風,然後再根據會談結果,分化應對,該拉攏的拉攏,該剷除的剷除,有帝國政府在背後支援,不怕他們掀出什麼風浪。”
輪船停靠在碼頭港口,朱佔魁一行人朝著漢國設立在滬市的據點走去,他們走後不久,一群身著各式服裝。留著不同髮型,作商人打扮的男子下了船,朝向著公共租界的方向走去。
公共租界由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合併而成。佔地面積超過一萬畝,進入租界後,放眼望去,一排排哥特式建築橫列在街道兩旁,街道中央,既有沿街叫賣的小商小販、也有穿著西裝、連衣裙的歐洲男女,但是更多的卻是衣衫破舊的普通華人百姓。
趙德源、趙福清父子,以及長期合作的商業夥伴陳德霖、李秉貴等人行走在公共租界的街道上,看到的卻是一副繁華與貧困並存的隔裂場景。
街道邊緣,數百名外地逃荒而來的流民,呆坐在街邊房屋下,擺著帶有豁口的瓷碗,麻木的重複著相同的動作和話,當街乞討。
“原以為進了滬市,會看到不一樣的場景,誰知道普通百姓過得卻是和老家一樣的生活,衣衫單薄、破舊、面黃肌瘦,終日奔波,卻換不來一頓飽飯,這朝廷的氣數,是該盡了。”
一名三十餘歲,留著短鬚,身穿長卦的男子失望道。
“德霖賢弟,公共租界的繁華,是屬於洋人的,不屬於滬市,也不屬於滬市的普通百姓,不管公共租界如何繁華,也跟普通百姓沒有關係,也改變不了普通百姓貧困、疾苦的現實。”
趙福清出口道。
“再繁華的城市,也比不上國家強大,如果清庭跟漢國一樣,普通百姓的生活會這麼苦嗎?洋人還敢隨意欺壓嗎?
甚至那些纏著頭巾的印度人,本身就是英國殖民地的二等公民。但是他們來到了公共租界,卻騎在了國人頭上,看到他們我就窩著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