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作朋友,更不會主動上去湊熱鬧,甚至企圖發生關係。很簡單,它們的外套樣式足以證明對方非我族類。由此看來,小小毛髮竟然事關繁殖大業,如果忙了半天卻追錯了物件,就會立即從緋聞升級為醜聞。
正因為毛髮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90%以上的哺乳動物都有毛髮,裸體的傢伙大多生活在地下或者海里。比如裸鼴鼠,長年累月生活在地洞中,既不需要毛髮保暖,也不需要毛髮防曬,它們索性脫去毛髮,順便免除了滿身寄生蟲的困擾,整日赤身裸體,毫無羞恥之意,在地洞中過著顛倒日月的生活。只是小小的身體脫去皮毛後,保溫效能有所下降,反倒出現了類似冷血動物的代謝特徵,有時需要靠冬眠渡過難關,好在地洞恰好也是睡覺的好地方。
另一大類脫去毛髮的哺乳動物是鯨魚和海豚,它們與水獺不同,水獺經常需要上岸,而鯨魚長年不到海灘曬太陽,在水中披著一套潮溼的毛髮當然沒有任何意義。可是,還有一類哺乳動物既不生活在地下,也不生活在水裡,卻也是毛髮稀少,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比如大象。雖然我們的焦點往往停留在它長長的鼻子和獠牙上,生物學家卻對它們稀疏的毛髮很感興趣,那或許有助於理解人類的脫毛現象。
科學界並不認為大象毛髮稀疏難以理解。大象個頭太大,面板被撐得很開,不需要詳細計算就可以知道,單位面積毛髮數量肯定少了很多。就好比把人的腦袋放大10倍,那一頭原本濃密的長髮必定稀疏不少。
但一個理論要想讓人信服,就必須能應付各種刁難。大象的反例來自滅絕的猛獁,那傢伙個頭和大象差不多,卻有著濃密的長毛。有人解釋說:猛獁生活在寒冷的西伯利亞,非常需要毛髮禦寒;而大象主要生活在熱帶,對毛髮的依賴並不強烈。問題是和大象生活在相同地區的斑馬、獅子等都有著渾身毛髮,照樣生活得很好,為什麼獨獨大象少毛呢?
更為合理的觀點是,雖然斑馬、獅子與大象生活在同一地區,面臨的實際問題卻並不相同。這個實際問題就是,斑馬和獅子雖然個頭很大,但還沒到與大象相提並論的程度。而個頭越大的動物,相對錶面積,即體表面積和體積之比就越小,相對錶面積越小就意味著散熱功能越低。個頭大的動物散熱能力反而差,這正是大象的弱點,龐大的體型必然產生巨大的熱量。事實證明,它們的體表溫度在哺乳動物中是最高的,常常高達50多攝氏度,其他哺乳動物根本難以忍受。為解決散熱難題,大象表皮長出很多褶皺以增加散熱面積,同時脫去了多餘的毛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