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最新章節!
正始二年,辛酉年六月,因吳軍在西線荊州沿漢水北上,略襄城、相中等地,司馬懿遂督軍離開洛陽,南下救援。
而東線淮南這邊,王凌、孫禮等人根本不需要援救,只靠駐軍就給了吳軍迎頭痛擊,確實表現得比西邊好。皇帝便專門下詔書,嘉獎了淮南有功官員,詔書中還提到了秦亮。
秦亮這種級別的官,大名能出現在聖旨裡,相當難得。如果後世的史料研究這場戰役,秦亮在這個世界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因為他知道這種詔書之類的東西有存檔,研究史料時比較容易查出記載。
不過正如秦亮所料,朝中大臣(皇帝才九歲)認定的、此役最大的功勞是當地主官,從賞賜的絹布數量就區別明顯。王凌、孫禮每人七八百匹絹,秦亮只有幾十匹。王凌和孫禮要把一大部分絹都分給陣亡將士家眷和有功將士,秦亮得到的本來就少、且他是佐官不是主官,倒不用分了。
在大魏國絲織品和糧食,就是錢,完全可以當一般等價物交換任何商品。所以朝廷就是在賞錢。
只賞錢當然不行,王凌已經是東南一方諸侯,便要加封號。於是朝廷的詔書裡,要把王凌的亭侯、進爵為鄉侯,封為南鄉侯;又加車騎將軍號,儀同三司,食邑增加到一千三百五十戶。車騎將軍的地位非常高,大將軍之下就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這些名號了。
孫禮則被徵召為少府。秦亮果然沒琢磨錯,朝廷這是要先給孫禮一個地位高的京官,等著有空缺了再讓他出鎮地方。
少府是九卿之一,在原先的三公九卿體系裡,這是地位非常尊崇的官職。不過曹魏以來、官僚體系變化很大,正在向三省六部制的雛形演進,少府的很多權力,早已被大司農、御史中丞、司隸校尉等官職給分了。少府剩下的實權實在很有限,不過作為品極高、地位高的九卿,先給孫禮當著養尊處優沒什麼毛病。
但秦亮這種佐官,出力的時候沒少出,分贓的時候好像沒他什麼事?文書裡壓根沒提究竟給他什麼官、升幾級,只說召秦亮回
京。
秦亮有點不明白的是,自己雖然是佐官,但在勝仗裡起到的作用、功勞在那裡擺著,人家王凌和孫禮在奏報裡,也沒少寫好話;何況秦亮是曹爽掾屬出來的,不是好處應該優先考慮他這樣的人嗎?
畢竟洛陽的大魏皇帝才九歲,一個孩子說話基本等同於放|屁,現在司馬懿又南下督軍了,朝中不就是曹爽說了算!
怎麼封賞、不過就是踏馬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