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國內房改完成之後,房地產全面進入市場化,從03、04年開始,各地的房價已經有了起飛的勢頭。
最明顯的,無外京滬等一線城市,濱海作為沿海的二線城市也有了明顯的勢頭。
眾音當初在濱大附近購入二十幾套房產現在的價格幾乎已經翻了一倍。
老楊的三家飯店因為也都是自己購入的,單純從固定資產上去算,就算他這幾年一分錢沒賺,光靠房產的增值那也是賺大了。
有時候老楊都戲稱,現在把楊記一關,他就是單純吃三套網點門面的房租也夠吃夠喝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耿晨曦又怎麼可能放棄?
“大江還需要再摔打摔打。我放手讓他去管,就是希望他可以早點獨當一面。”耿晨曦認真道:“這也是爺爺的意思。”
“嗯,我還以為你真的想轉行了呢。”
“怎麼會呢?咱們之前不都研究的很透了嘛?再說,現在爺爺也認可了,你當初說的一點都沒錯。”
幾年之前,當楊林還僅僅是個大一學生的時候,就耿晨曦想要在濱海投資的問題,楊林就跟她分析了一番房地產的優勢。
當初國內經濟緊縮,國家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必須要出臺一系列的政策。
單純的刺激消費,只能起到緩解作用,從根本上並不能改變深入人心的消費觀念。
真正想要讓老百姓掏錢去消費的,最簡單的還是從衣食住行這四大生活基本要素上考慮。
但是,衣和食的單一體量都太小,記得有句老話叫“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單純一句話就不難看出勤儉的老百姓對穿衣上的保守。
至於食……過過苦日子的五零六零年代的人,還達不到食不厭精燴不厭細的地步。對他們來說,能飽肚子的,就是好飯食。
於是乎,住和行就成了相對最佳的著眼點。
早一輩的人,有單位福利分房,可到了八零後這一代,就只能靠自己買。
只是,任何事情以及決策都是有兩面性的。
房產改革在國家層面有著積極意義,刺激消費讓整個國家的經濟好轉。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套房子基本掏空了兩代甚至三代人的口袋。
但現實往往就這樣的殘酷,或許唯一能聊以自藉的就是——國家能繁榮,有我出的一份力。
至於耿晨曦這樣的地產商,這會兒無疑是春天的到來。
濱海市政府進入 04年開始,對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