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三章 精神 陶淵明之隱 (第2/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然而陶彭澤的技術水平似乎不敢恭維,因為“種豆南山下”的結果,竟然是“草盛豆苗稀”。[48]

好在陶淵明的躬耕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謀心。一個有著僮僕的家庭,大約也不會指望男主人在農業生產方面的貢獻。所以他可以在自家院子裡閒庭漫步,他筆下的田園生活則雖然艱苦,卻充滿詩意:

<blockquote>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49]

</blockquote>

清晨,雞鳴狗吠之中,遠處的人家若隱若現,自己的村落炊煙裊裊,這是農村最尋常不過的景象,在陶淵明的眼裡卻是那樣的清新、恬靜、怡然自得。

當然,他眼中的田野也十分迷人:

<blockquote>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50]

</blockquote>

疇(讀如籌)就是田地。平曠的田野上吹著遠來的清風,茁壯成長的禾苗欣欣向榮,這是怎樣地讓人陶醉!

如此詩句當然是不朽的,陶淵明也因此而獲得了“田園詩人”的桂冠,甚至被視為真隱士的典型。因為他不像某些號稱隱士的人,隱居的目的是抬高身價。陶淵明可是再也不曾出山的,交往的物件也只有農夫:

<blockquote>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51]

</blockquote>

好一個“但道桑麻長”!他關心的竟只有收成。

這就連農夫都看不下去。據說某天早上,有位農民拎著一壺酒來看望陶淵明。這位好心腸的農夫誠懇地對那田園詩人說:我們這種地方不該是先生您屈就的。現在舉世都在同流合汙,先生又為什麼不可以隨波逐流呢?

陶淵明謝絕了農夫的好意。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還是一起喝了這杯酒吧!我不會改變主意的。

後來,陶淵明把這件事寫進了詩中:

<blockquote>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52]

</blockquote>

詩是好詩,事可存疑,也不必較真。但,一大早聽見有人敲門,連衣服都來不及穿好就去迎接,這種心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流放後,老祖宗領族人富甲一方了 三國之群芳尋蹤 花吃了那妖獸 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 四合院:開局吃出一畝三分地 四夫爭寵:夫君個個都傾城 再見了,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