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滿字的紙張。
蠅頭小楷,提頭落的長庚名字。
論三合土幾種不同的製作方法,龍口本地慣常的修路方法,以及後續維護和使用體驗。
李恆掃了幾眼,便來了興趣。
方法一,石灰、黏土和礦渣混合所制三合土,吸水率好,硬度足夠,若能以此鋪路乃是上選。缺點是石灰不易得,運輸難,造價高,不為先生所喜。
李恆笑一下,還曉得先生不喜呢。
方法二,龍口本地曾有大戶在外發財,回鄉修祖屋,採用了一種新式製法。收集田間的螺螄和泥蚌,去其肉而留其硬殼。將殼燒製後碾磨成粉,與黏土混合後可得。此種三合土,吸水率好,修成後房屋百年不倒,現在還屹立鄉間。實乃最方便且便宜的方法,只是用於修路的話,需得大量養殖螺螄和泥蚌。
他彈了一下紙面,再看看半開不開的書,彷彿只等著人來看。小丫頭,小心眼也忒多。
方法三,龍口本地人喜好飲茶,對茶具也十分鐘愛。奈何制瓷工藝不好,水土也不適應,因此只好從南方買入。然,許多人曾嘗試過開本地瓷窯,到處尋找合用的黏土。結果好的黏土沒找到,倒是找到了許多燒瓦或者燒磚的次等黏土。若是捨得山上的雜木,可單開一個小窯子,將黏土製成石條般的胚子,入窯燒製。成品青紅不等,但十分堅硬,正可用來修葺房舍、路、水渠等等。
下面小字標註,小莊附近幾個雜木林子全是夫人的,均可用。
方法四,取質量最好的糯米,煮成米漿來混合黃粘土,搗得粘稠無比後鋪路面,待其乾燥後,路面堅硬結實,實乃上佳。京都大城的圍牆乃是採用此法制作,已經屹立了二百年不倒,且沒有任何損壞。奈何現今四面戰事,八方饑荒,若用次方法,實在挑戰所有人的心理極限,怕是要惹出民憤。
因此,棄之不用。
又有其它不知從何處得來的方法,需要一一驗證。
李恆看完,將紙張疊回去,塞入書中,一切保持原樣。
他步出正房,站在花園的水池邊。
從地泉而來的水潺潺,在薄薄的冰面下顯得十分雅緻。
等了不一會兒,院外傳來嘰嘰喳喳的笑鬧聲,該是顧皎帶著丫頭們回來了。
院門一開,那些聲音傾刻便沒了。
猶如戲臺,前一刻還鑼鼓喧天,後一刻則失了節奏,鑼也不敲了,鼓也不鳴了,徹底冷場。
顧皎小聲地問,“將軍回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