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紹興元年十一月,尚書左僕射呂頤浩見越州、會稽等地漕運不繼,而臨安形勢已穩定,更適合做駐蹕之地,便建議趙構移蹕臨安,說:“如今中原隔絕,江、淮之地,尚有盜賊,駐蹕之地,最為重要。陛下應當先定駐蹕之地,使釋出的號令容易順利傳達到川、陝等地,軍隊順流而可下,使漕運通暢,不至於艱阻。然後速發大兵,以平群寇,於明年二三月間,使國民得務耕桑,則國之根本即可立了。現在天下之勢可謂危急,失去中原之後,只存江、浙、閩、廣數路而已,其間亦大多曾被金軍所破,浙江郡縣往往已遭焚劫,浙東一路,而今看來對漕運頗為不利。若不移蹕於上流,保全此數路,使國家命令易通於四方,則民將失卻耕業,號令亦將被阻絕。以後金人復來,再追悔也於事無補了。”
趙構覺他所說在理,便下詔宣佈移蹕臨安。
紹興二年春正月丙午,趙構帶著宮眷與百官回到臨安。七日後宴請百官於宮中,並召集數十位年輕官員將領在宮內正殿外行擊鞠賽以慶還蹕。
擊鞠便是馬球。宣政年間,每年三月,趙佶都會在汴京大明殿舉行幾場盛大擊鞠賽,軍士將領、文武百官、宗室皇族,甚至後宮美女均可分明上場競賽,場面甚是熱鬧壯觀。不事遊幸的趙桓對此就毫無興趣,自他即位後宮中很少再舉辦擊鞠、蹴鞠等比賽。靖康之變後前幾年政局不穩,戰事頻繁,趙構輾轉於江南,常居無定所,故此也並無心情重拾這類競賽娛樂。現在形勢漸好,趙構歸來,見臨安自收復後官民重建效果不錯,一派安寧祥和的樣子,心中很是喜悅,也便有了仿汴京舊事召官員將領同來擊鞠的興致。
那日大殿外宮院中東西兩側各豎了兩根金龍彩雕木柱做球門,高約丈餘,門前分別站有一人守門,兩名禁中侍衛官手持小紅旗侍立於一旁,以為比賽作裁判,並隨時傳達皇帝旨意。另有數名御龍官身著錦繡衣,手握哥舒棒,準備巡邊拾球。大殿殿階下豎有日月二旗,東西相向,迎風獵獵而舞。教坊鼓樂隊設於殿外兩廊之下,每邊各設五面鼓,連帶著每個球門後的五鼓,共有二十面。不上場的百官坐於場邊所設兩廂坐席上觀看,而柔福與嬰茀等宮眷則坐於殿內珠簾後遠觀。
參與競賽者分為兩隊,一隊著黃衣,一隊著紫衣,此刻均乘馬執球杖分列兩旁靜候。須臾,只聽長長一聲名馬嘶鳴,宮院正門立時敞開,現身而出的趙構身穿明黃錦繡勁服,足登烏皮鑲金長靴,手持一柄紅漆彩繪球杖,騎在一匹紅鬣錦鬃高頭駿馬上,一臉肅然地策馬朝場內疾馳而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