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並且搞到了蠶繭——她沒法自己亂跑,所以花了2便士請一個信得過的街頭孩子跑腿,去了‘生絲集市’。
‘生絲集市’是交割生絲的地方,有很多絲織業人士來來往往,而薇薇安的目的只是買一些蠶繭。
和禮蘭王國的絲織業起步很晚,早期都是進口來自東方的絲綢。後來同屬西方的一些國家、城市漸漸學會了生產絲織品(但多數生絲還是需要進口,品質也比不上東方),也會從他們那裡進口。
和禮蘭王國是更晚發展絲織的,但既然有這個產業,當然就存在生絲交易了。
就薇薇安所知,和禮蘭王國的氣候是不太適合養蠶的,但也不是說不能養…總之,和禮蘭王國的做法是,找到氣候合適的殖民地,然後從殖民地獲取生絲。相比起蠶繭,在這個國家的首都,獲取生絲要容易得多啊。
但是,凡是就有萬一——薇薇安知道的,和禮蘭王國本土也有少量的桑蠶養殖。在鮮蠶繭上市後,還有大量蠶繭經過烘繭,變得可以長期儲存(古代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放開產能全年織綢,原因就在鮮蠶繭不能長期儲存,蠶繭收穫之後就得抓緊時間繅絲)。
薇薇安其實是想看能不能找到烘好出售的蠶繭。
也不需要多少,按照薇薇安準備的其他原料分量,蠶繭只需要10克左右。如果是後世的蠶,大約是50個蠶繭。但這個世界類似上輩子的維多利亞時代初期,此時蠶繭的品種應該不同,所以只能說重量,不能數蠶繭的個數。
跑腿的孩子,很快帶回了一包蠶繭。
正如薇薇安預料的,蠶繭不會花多少錢,這一點參考生絲的價格就知道了。雖然綢緞是奢侈品,紡織品商也認為生絲作為原材料價格太高了,但那也是原材料的‘高’。薇薇安又不需要大宗購入,只需要半盎司不到而已(盎司在作為質量單位時,1盎司大約是28克)。
除了跑腿費,保險起見她給了那個街頭孩子半個先令,讓他全部買蠶繭…接過那一包乾蠶繭,薇薇安就覺得買多了——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幹蠶繭是能夠儲存的。就算不用來做蠶絲皂,她也可以想到很多用處。
這樣原材料就找齊了,雖然還缺少一些東西,比如說模具,比如說切皂臺,又比如說晾皂架…但那些都不是必要的,或者有別的東西可以代替。薇薇安只是要做一個‘樣品’說服奧斯汀先生投資這個生意而已,不用考慮那麼多。
第三天一早,薇薇安特意早起,買到了羊奶,又等到了送冰塊的工人——現在已經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