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和進行改革維新,初步接觸工業化生活的很多國家國民一樣,朝鮮半島地區的百姓,對於工業化最直接的產物—火車,同樣感到好奇,釜山—漢城鐵路通車不到半年時間,搭乘火車,體驗新交通方式出行的朝鮮百姓絡繹不絕,當然,和漢國本土不同的是,釜山至漢城的火車,主要搭載的乘客以朝鮮貴族、商人、官員,以及漢國、英國、俄國等列強國家為主,因為地理位置優勢,東瀛和遠東地區的乘客數量也不少見。
火車停靠進站,伴著噗嗤噗嗤的汽笛聲逐步停止,各色衣著、面貌的乘客從不同車廂走下來,張望著眼睛,好奇得觀察著周邊的一切。
朝鮮乘客主要觀察的是火車以及火車站周邊配套的新事物。
釜山至漢城鐵路,由漢國遠東貿易集團承建完成,受朝鮮政府強烈要求,火車站設計、佈局完全效仿漢國長安火車站,無論是充滿江南風情的火車站主體建築、裝飾,還是各個站點、乘客休息大廳,都與長安火車一般無二,連大廳上面的標識語,都用中文、朝鮮文兩種文字標識。
朝鮮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上層階級,尤其是貴族階級,識漢字、說漢語是普遍技能,尤其是隨著留學漢國、效仿漢國改革風潮的湧起,不僅貴族、官員等上層階級,就連普通朝鮮國民,也越來越多的受到漢國影響。
朝鮮人移民南美本土,已經有三十年曆史,三十年間,總計有約70萬朝鮮適齡女性移民至南美漢國。在70萬女性移民背後,是接近400萬的相關家屬親戚,因為有了這層關係,特別是漢國本土生活水平遠超朝鮮半島,即便漢國與朝鮮遠隔萬里,那些留在朝鮮半島生活的移民親屬,仍然藉助往返的糧食貿易運輸船隊,向南美本土的親戚傳遞信件,而來到漢國本土,適應了當地的生活,面對自家糧食、食品、肉類極為豐富的優勢,那些第一代移民的朝鮮女性,也沒有忘了家人、親戚,經常透過運輸船隊,向家鄉郵寄信件以及各類在本土十分常見、價格低廉,但是在朝鮮半島地區卻價格昂貴的肉類罐頭、加工密封的糕點、奶製品等高營養價值食品。透過此類交流,漢國以及中華文化,從朝鮮上層傳遞至基層百姓之間。
作為對比,歷史同期,1899年朝鮮半島總人口約1200萬,而在損失了70萬適齡女性,同時以相對低廉價格,大量從漢國方面進口大米、小麥、玉米等糧食後,朝鮮半島人口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增長至1400萬人,若不是受限於土地承載力,人口總數很大機率突破1500萬。
400萬人口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