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來越不好買了。
價格也從兩毛一升,兩毛六一升,四毛一升,一直漲到了現在的五毛六。
到了今年的夏天,京城幾乎所有老少爺們都已經把打一暖壺“散啤”,當成消夏必不可少的享受了。
偏偏此時的京城卻還是隻有兩家裝置陳舊的老啤酒廠。
一家是民族資本“雙合盛”改的“五星啤酒廠”。
一家就是過去小鬼子“麥酒株式會社”改的“京城啤酒廠”。
這兩家啤酒廠哪怕開足最大馬力,一個月也只能生產不到三千噸啤酒。
如果按照當時京城四百餘萬人口計算,每人每月還分不到一瓶。
可就是這麼一點也不能全部投放到市場上去。
因為大部分生產出來的啤酒都賣給了協作單位,沒有進入市場。
還有一部分是專門供應特殊商業系統、大賓館和政府招待所的。
實際上普通消費者能買到的啤酒每月不足百噸。
這一百噸絕大部分還都是散裝啤酒。
想想看吧,這口子有多大。
按三千噸算,每月一個人論不到一瓶。
一百噸就更甭說了,連一酒盅都到不了。
所以這一年也就成了京城有史以來,啤酒供應最緊張的一年。
那麼本來就供應趨緊的夏季,當然是這一年供需矛盾爆發,到達極致的時候了。
這一年,京城啤酒稀缺到了什麼程度呢?
儘管每天上午十點左右就有人持暖壺、塑膠桶,望眼欲穿的企盼著送啤酒的汽車的到來。
可老百姓等了也是白等,在副食商店根本就看不到啤酒的蹤影。
這年頭拉散啤的是“130”罐兒車,簡直不能開上街。
因為一上街,它就成了人民群眾的狩獵目標。
汽車在前頭開,後面能跟著一大長溜蹬著腳踏車的人在追。
當然,雖然有時能追到卸車的地兒,可太遠就沒戲了。
更倒黴的是往往追了半天也是空罐兒,根本沒酒。
要說唯一能確定買到“散啤”的地方,也就只有飯館了。
但飯館也不是個個都有,得靠各自的領導的公關能力和門路。
即使弄來也不是為人民服務的,餐飲業的獎金要靠這玩意找齊兒,否則誰平白無故費這個力氣啊。
所以京城各大小飯館貼出不成文規定——“買半升啤酒搭賣一盤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