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我問她,有什麼意境?
她說,心臟如果開花了,人就會死,可花活了,又代表著新生。
我覺得她這句話,說得很有哲理,於是收藏了這幅畫。
藝術家本人對我們表示了感謝,並送了我們一幅更小的心臟,只不過在這幅小畫中,心臟流得是藍色的血,花朵也從彩色變成了紅色。
這樣的配色,讓整幅畫面看起來更具衝擊,也更加詭異。
我和讓讓想著,藝術家這樣塑造作品肯定是有他更深層次的寓意,所以抱著求教的心態,我們向他提出了疑惑。
藝術家沉思了許久,說出了讓我們意外的答案,他說,這樣的配色其實是個意外,因為畫畫那天,他室友多擠出來了一些藍色和紅色的顏料,不想浪費,就問他需不需要,他也是秉持著不浪費的原則,靈機一動,將整幅作品的色調定為了紅色和藍色。
我聽著覺得十分有趣,藝術家本人也是誠實的可愛。
從畫展上出來,讓讓還在想這件事,她說,如果她是藝術家,被問了這樣的問題,高低要絞盡腦汁去胡編一些高大上的答案。
我想了想,如果是我,或許也會像讓讓說的那樣做。
倒不是因為不誠實,而是這樣的做法,在我們這種沒那麼懂藝術的觀眾心中,會顯得他更像是一位深沉且神秘的藝術家。
就像,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總覺得作家就該是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作,浪漫且自由。
直到後來我認識了姜綰,這位鼎鼎有名的旅行家,她說,她確實有在旅途中隨筆記錄的習慣,但等到旅途結束,發文前,她總會花上十天半個月,甚至長達半年的時間,找個地方安安靜靜的待著,整理手稿,也反覆回憶她想要寫下的旅途經過,風景以及人文。
她說整理稿件到真正成文,修稿的過程,是十分漫長且枯燥的,因為同樣一篇文章,她每隔幾天讀一讀,就又會發現敘述上的新問題,或者總覺得自己描寫的不夠引人入勝……
總之,只要她想給自己挑毛病,就一定能找出一籮筐的問題。
或許不是每個作家都像她一樣,但她確實是我認識的人中最感性,且熱愛生活的。
尤其是在她丈夫孟遲病後,她毅然決然放棄了自己進行到一半的旅途,回國來專心致志的照顧孟遲。
照顧病人總是枯燥的,可我每次見到她,她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容,她說她甚至有些感謝孟遲的病,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病,他們也不會有這麼大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