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來北京團聚。
在和胡適之等人討論之後,受到了李斯年的啟發,周章壽端著《學衡》雜誌仔細研究,就差拿個放大鏡逐字看看是不是缺筆少劃了,結果硬是雞蛋裡挑骨頭的又找出幾處語法和選詞的錯誤,於是他立刻換馬甲,撰寫了一篇《再估《學衡》》的文章,將梅光迪之流又大罵了一頓,這也標誌著他作為文學批評家的戰鬥生涯的開啟。
《學衡》雜誌的那些編輯和作者們萬萬沒有想到,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他們只是寫了一篇文言文的文章,卻被人雞蛋裡挑骨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揶揄諷刺,乃至是批評。真是豈有此理,於是,他們也開始奮起反擊,紛紛發文駁斥那些無端指責。
這場由新文化運動的干將與“復古派”之間的筆墨官司,因此愈演愈烈。原本只是小小的學術爭議,卻逐漸升級成為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學論戰。雙方在各大報刊雜誌上展開激烈交鋒,各抒己見,據理力爭。
這場論戰如同一場及時雨,為白話文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隨著論戰的深入進行,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關注並參與到這場文學討論中來。他們開始認識到白話文的簡潔明瞭和通俗易懂,逐漸接受了這種新的文學表達方式。而這場文學論戰,也直接推動了白話文在文學界的地位不斷上升,成為了當時文學發展的主流趨勢。
而始作俑者的李斯年也藉此登上了華國的文學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