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不同了嘛。人家都是夫妻了,我們這些閨蜜自然得靠邊站咯。”
李雅琳假裝生氣地說:“你們兩個看我年紀小,總是欺負我,我不依。”雖然馮沅君和凌叔華比李雅琳大了兩歲,但反而是年紀最小的李雅琳率先結婚了。
凌叔華好奇地問:“你愛人會教我們嗎?他教什麼課程?師生戀,聽起來好浪漫啊!”值得一提的是,凌叔華後來就是嫁給了當時的北大教授兼英文系主任陳源。
李雅琳回答:“他是學哲學的,應該會開設介紹西方哲學方面的課程吧。”
女孩子聚在一起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三人久別重逢,在路邊暢聊了近半年的生活瑣事,直到李斯年找到她們,這場愉快的交談才告一段落。
李雅琳看到丈夫李斯年走過來,立刻欣喜地迎了上去,緊緊抱住他的胳膊,熱情地向他介紹道:“斯年,這兩位是我在北大的室友兼閨蜜,馮沅君和凌叔華。”
李斯年微笑著與馮沅君和凌叔華一一握手,自我介紹道:“你們好,我是雅琳的丈夫,李斯年。很高興認識你們。”
在短暫的寒暄過後,李斯年溫聲說道:“雅琳,胡師兄邀請我們去吃午餐,他此刻已經在飯店等著我們了。”他環顧了一下週圍,繼續邀請道:“雅琳,你叫這兩位朋友一起去吧,今天這頓飯算我請客。畢竟我們結婚時,你怕麻煩人家沒有邀請她們二位來參加,這也算是我們的一點小補償。”
李雅琳感激丈夫的解圍,順勢熱情地邀請馮沅君和凌叔華同往。
當她們一行人抵達飯店時,胡適之已經提前到達,與他同行的還有陶孟和、蔣夢麟、周章壽、李守常以及哲學系的幾位教授和講師。臨近開學,蔡校長公務十分繁忙,到底是沒能來參加這場宴席。
飯菜上好後,李斯年沒有讓胡師兄破費,找藉口出去提前結了賬。席間,大家觥籌交錯、談笑風生,李斯年也認識了系裡的系裡面的幾位同事以及周章壽、李守常這二位文壇前輩。
尤其是周章壽,他對李斯年的那篇《估《學衡》》讚不絕口,特別是其中犀利的批判精神令他大為欣賞。他拉著李斯年熱切地探討著其中的精髓,兩人相談甚歡。
周章壽在1918年便以“陸遜”為筆名發表了華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今年前些時候,他又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吶喊》,裡面包括了多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小說,這些成績讓從小立志學醫的他反而在文壇確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重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