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蘇聯國內政局劇轉,文壇弛禁及文學“迴歸”的浪潮,一批被歷史塵封雪藏的蘇聯本土的和俄僑作家紛紛迴歸社會視野。他們的作品集或首次在祖國公開面世,或暌隔年久得以再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大抵很快就有了漢譯本。經過這些年譯界學界的熱心推介,現在不少普通的中國讀者也知道“白銀時代”,熟稔了阿赫瑪託娃、帕斯捷爾納克、布林加科夫這些走過二十世紀苦難歷程的文學巨匠的名字。
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林加科夫,一八九一年出生在烏克蘭一位神學教授家,青年時曾肄業醫科,後棄醫從文。一九二三年起創作了中篇小說《不祥的蛋》、《狗心》、長篇小說《白衛軍》(後改編成話劇《土爾賓一家的日子》)。當時這些小說都被禁載、停載,劇本屢遭禁演。一九二八年他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大師和瑪格麗特》,直到一九四〇年逝世前一個月才告完成。這部嘔心瀝血之作是布氏創作頂峰的絕唱,也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小說打破舊的時空概念和透視法則,採取多層次結構,以兩條敘事主線並行和交錯。故事的發生地,一在當年的莫斯科,一在千年前的耶路撒冷。其間幻與真、善與惡、靈與肉的交織與碰撞,彰顯了作品的社會主題和哲理內涵,並以啟示錄的語境向人們發出強烈的道德呼喚。讀者從現實世界的哈哈鏡中看到一樁樁荒唐怪事、一場場詭誕景觀、一個個被偏見、盲從、貪婪和怯懦所扭曲的人物。小說無情鞭撻和嘲諷了生活中的醜惡現象及人性的僵化、異化乃至淪喪。尖刻辛辣而痛快淋漓,令人想起了十九世紀諷刺大師薩爾蒂科夫-謝德林。
《大師和瑪格麗特》一書帶有明顯的自況特色。在男主人公的悲劇命運上烙印著作者自己的痛苦經歷和感受。上世紀二十年代,蘇聯文壇正值“拉普”當道,實行翦除異己的宗派主義極左路線,以致一批作家被打入另冊,受到排斥和批判,他們的作品禁刊禁演,甚至連手稿也被當局抄沒。寫作為生的布林加科夫一度幾至衣食無著,最後被迫投訴斯大林本人,才在某劇院裡找到個餬口差事。據他自己統計,他曾受到過近三百篇報刊文章的攻訐和漫罵。他也曾將費時兩年寫到第十五章的《大師和瑪格麗特》的手稿付之一炬。這些不幸遭遇在作者筆下得到藝術的再現,例如他是那樣沉痛纏綿地描寫了大師和女友的雨夜訣別,焚稿斷痴情!作者的自況還可從小說的一些細節得到暗示。瑪格麗特為大師縫製的黑色小帽上有黃色絲線所繡字母M,意為“大師”( Mастер)一詞的縮略,這也是作者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