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而在浙省奉化縣鄉間的一座五進的大宅子內,李舉人也收到了兒子的來信。
李斯年在信中寫道:“父親大人在上:吾將卒業矣。兒之畢業論文,已蒙美利堅權威雜誌之青睞,將得以刊發。此誠為兒學術之路上一大幸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更喜者,兒將得與教授杜威者繼續研讀,以深造博士之學位。兒深知學術之道,路漫漫其修遠兮,當不懈努力,以求進益。”
“願父親大人聞此喜訊,亦能欣慰。兒必當以更加勤奮之姿態,致力於學術,不負父親大人之期望。謹此奉聞,伏祈鈞鑒。”
李舉人看到兒子順利畢業,論文發表,還要拜師杜威教授,內心十分歡喜。
別看他是一箇舊時代的文人,科舉制度下的產物,但是年輕時李舉人也分屬革新一派的,他雖然沒有留過洋,但是無論對於西洋還是東洋之風物也都是如數家珍的。
杜威教授之前在華國遊學兩年多時間,報紙刊物連篇報道其實用主義思想,在華國聲名鵲起。因此,李舉人也是知道其人的,他知道這是花旗國的大儒,現在兒子信裡說可以拜在他的門下,李舉人也沒有多想,而是十分高興。
但是當他將信件的內容讀給王氏,也就是李斯年的母親聽時,王氏卻是高興不起來。
王氏是在“三從四德”的約束下成長起來的華國傳統女性。
當然這個“三從四德”可不是現代女性的什麼“從不溫柔,從不體貼,從不講理;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惹不得。”
王氏十五歲就在父親的安排下嫁給了已過不惑之年的李舉人,而當時李舉人的大兒子都已經結婚了。
王氏恪守著“未嫁從父,既嫁從夫,以及將來還要夫死從子的女訓。”
她可不管李斯年取得了什麼成就,將要拜在誰的門下,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兒子早點回來,儘快和李家小姐成親,然後給她生下一個大胖孫子,她的人生就圓滿了。
王氏皺著眉頭向丈夫問道:“那年兒今年不回來了麼?他都去什麼美利堅國四年時間了,他的婚事怎麼辦?那位李小姐今年已經都滿二十歲了吧?”
李舉人剛才光顧著替兒子高興了,也沒想到這一點,現在聽了王氏的抱怨也有些躑躅,年前親家公還和他商量兩個孩子的結婚事宜,對方還特地派人去歐洲採買傢俱用品,現在如果說要延緩婚期,他也感覺實在是對不起人家,耽誤了人家姑娘。
兩人正說著話,就有家裡管事的跑來報告,說是小少爺的未來岳丈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