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中國人工智慧學科的中流砥柱,桃李滿天下,雖說這次的宴請並未聲張,還是不少探望者聞風而來,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楊院士大病初癒,整個人清瘦不少,聲音也不如以前洪亮,不過精神還算矍鑠。
“今天我們就不喝酒了,聊聊天吃吃飯,Question and Answer,大家暢所欲言不用拘謹。”
大家紛紛說好。
陳知禮坐在楊院士身邊,楊老便順口拿他起了話題:“知禮今年國自然打算申報幾項啊 ?”
“三項。”陳知禮說。
一句話,引得周圍羨慕聲連連:“真好啊,不像我們只能申報一項。”
楊老說道:“所以你們年輕教師們要抓緊,多發文章,升到高階職稱才能申報兩項,而且這幾年學校的考核也是越來越難了,非升即走。你看人家小陳,還是你們師弟呢,這才畢業幾年,都超過你們多少了。”
有人說:“我已經是第二年申請這個課題了,要是標書還不過,只能換課題了。”
“咱這行迭代太快,一年申不上第二年也沒戲的。”
“太捲了,我才三十出頭就感覺精力明顯不夠了,還是陳博士好啊,又年輕又有精力。”
眾人一片唏噓,陳知禮的科研履歷著實令人嚮往,年紀輕輕就擁有獨立實驗室,所獲成果都超過了很多老教授。
又有人說了:“陳博士是天才,智商高,咱們普通人比不了的。”
陳知禮卻笑了:“沒有什麼所謂的天才,也沒有不勞而獲的回報,不過恰好在最擅長的領域多了一份堅持罷了。”
陳知禮略過天賦和努力這種爭議性的話題,引導師兄師姐們談起各自專案,學校待遇等等。
站在學術頂端的老人脾氣好的不像話,笑呵呵和人打成一片,抱怨社會太卷,年輕人壓力大等等,期間有人埋怨學校裝置一直被隔壁實驗室借用這種小事,他都說可以幫忙去協調。
學術圈到底不是純粹的地方,排資論輩看重人脈,而楊院士就是那個滿身光環的人脈。
他身兼數職,各種學會主席、機構首席科學家,學院掛牌院長等等榮耀加身。
楊老雖不在江湖但傳說還在,無論申請基金還是各種評比,只要有實力,楊老能幫忙的儘量會幫,一屋子年輕科研者就像留守兒童忽然有了被家長撐腰的底氣。
所以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