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真相,安祿山決定採取投石問路的方法來探清原委,他讓心腹謀士嚴莊上表申辯,同時揭發楊國忠20多條罪狀予以反擊,目的就是想看看皇帝陛下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當李隆基知道訊息後,他陷入了兩難之中。
一邊是自己的寵臣,一邊是倚重的邊臣,對於李隆基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刺痛哪一個都不好受,思前想後他決定採取一種折中的方法,用京兆尹李峴充當替罪羊,他將李峴外貶為長沙太守,並給安祿山親自休書一封,告訴他這件事情其實是個誤會。
然而無數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在政治鬥爭中,妄圖走中間路線的,往往都會以失敗告終。
李隆基本以為他的這種做法會息事寧人,然而他萬萬想不到他的這種處理方式,卻讓安祿山大為不滿,在安祿山看來,這是李隆基有意偏袒楊國忠。
“看來皇帝老兒還是信任他的寵臣啊,我不過是他需要的一個鎮住北方夷狄的棋子。”安祿山看完李隆基的信後,不由得發出一陣感嘆。
在我看來,安祿山這句話說的雖然有些露骨,然而確實是這麼回事兒。
安祿山雖然表面上像個粗人,但他的內心猶如深不可測的海底,從他的話語中我們窺測出這個擁有表演天賦的雜胡,其實看問題實在具有敏銳的洞察力。
所以,他能夠給予大唐帝國致命一擊,絕不是偶然!
可以李隆基處理這件事兒,是安祿山內心轉變的一個分水嶺,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安祿山對李隆基失去了信心,一方面源於楊國忠的排擠,一方面源於李隆基的中間路線。
事實上,狼子野心的安祿山很具備“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氣質,李隆基先前對他的袒護,此刻他已經全然拋之腦後,僅僅因為一件事兒就可以激起他的憎恨與報復。
但可悲的是,安祿山內心的變化,此刻李隆基全然不知!
天寶十四年(755年)六月,為了進一步籠絡安祿山,李隆基決定將宗室之女榮義郡主下嫁安祿山之子安慶宗,同時下詔讓安祿山入京出席結婚大典,在這裡並不排除李隆基藉此讓安祿山進京,進而檢視其動向的目的。
但狡猾奸詐的安祿山卻已病重為由,拒絕前往長安。
安祿山已經想到了事情的另一面,在他看來曾經好不容易僥倖從長安脫險而出,這一次怎麼可能再踏上充滿殺機與險惡的京師之路呢?
安祿山當然也知道拒絕皇帝的詔令,等於是對皇帝的大不敬,所以他下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