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基要注意對大臣限權。
在奏疏的最後,宋璟寫上了這樣一句話:
“劉幽求、鍾紹京等人皆因恩寵過盛,方致貶黜,希望陛下明鑑!”
如果說上邊的話還讓李隆基有所猶豫的話,那麼這最後一句話,宋璟堅信將會讓李隆基下定決心免去姜氏兄弟的官職。
因為李隆基是不會忘記大功臣劉幽求和鍾紹京在自己身邊時,是那麼讓他寢食難安。
果不其然,在宋璟上疏不久後的開元五年(717年)七月,李隆基下令免去姜晦吏部侍郎的官職,改任宗正卿。就這樣姜晦從朝廷的中樞部門一下子轉到了皇帝的內侍機構,典型的明升暗降。
姜晦雖然被暗貶,但至少還是皇家公務員,而姜皎則被一貶到底,不僅丟掉了太常卿的官職,而且被勒令返回原籍,不過李隆基並沒有把事情做絕,姜皎曾經的待遇保持不變。這種做法頗有些當年劉秀的風采。
宋璟的幾句話,就讓姜氏兄弟丟了官職,要說這兩個年輕後生和宋璟比起來,那可是小巫見大巫,在限制內臣的道路上,扳倒姜氏兄弟僅僅是宋璟小試牛刀,在扳倒姜氏兄弟的兩年後,他將目標瞄準了另一個人,和姜氏兄弟比起來,這個人才是個真正的大人物。
第二個目標:王仁皎。
王仁皎的來頭可謂不小,他是李隆基的岳父。不幸的是開元七年(719年)四月,王老爺子撒手人寰。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宋璟都不放過,我們的宋大人是不是有些剛正的成了二桿子?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甚至在宋璟看來,王仁皎的問題要比姜氏兄弟的問題還要嚴重,因為在王仁皎死後,他的兒子王守一請求將老爹的墳頭抬高到五丈二尺(大約17米左右)。王守一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李隆基的外祖父竇孝諶死後墳頭的高度就是五丈二尺。
竇孝諶是李旦的岳父,王仁皎是李隆基的岳父,同是岳父級別的人物,所以待遇應該相同。
而事實上當時規定一品大員的墳頭不超過一丈九尺,即使是陪葬皇陵的一品大員墳頭也不能超過三丈。
五丈二尺?怕轟炸機找不到目標啊?
王守一的奏疏遞上去,李隆基當即批准。坦白的說,李隆基批准同意並不是拍腦門決定的,不僅因為曾有先例,更因為在李隆基還是王子的時候,王仁皎對他十分照顧,曾經賣掉自己一件名貴的衣服,讓李隆基吃上一頓難忘的生日晚宴,而且大舅哥王守一始終是李隆基忠實粉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