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高力士帶著李隆基交給的任務,前往長安城外為安祿山送行,或許是因為回封地的心情十分迫切,或許是因為即將脫離險境而有所放鬆,總之安祿山在最後的這場踐行中,沒有像往常那樣繼續掩飾自己的情緒,稍稍流露出了一絲不悅之情,而這一點正好被高力士記在心中。
在高力士回去覆命的過程中,他將安祿山流露出的不滿情緒如實向李隆基做了彙報,而且他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安祿山的不悅可能是因為最終沒當成宰相。
李隆基想召安祿山進入宰相班子這件事按說是屬於絕密,除了李隆基、高力士、楊國忠以及起草詔書的張垍等少數幾個人知道之外,這件事沒經過皇帝同意,是不能對外洩露的,現在高力士說安祿山的不滿是因為這件事,李隆基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在他看來,高力士作為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貼身太監,是不會將這種訊息洩露出去的,而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矛盾不可調和,也不可能二桿子般的說出去,不過為了事情調查清楚,李隆基還是把楊國忠叫進宮中商議。
“陛下!此事一定是起草詔書的張垍說出去的!”楊國忠絲毫沒有經過大腦進行思考,就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不過他的判斷在李隆基看來,也確實有可信之處,運用排除法來看張垍的嫌疑最大。
“哼!朕的身邊怎麼能留口風如此不嚴的人!這樣機密的事情,居然洩露了出去,真是豈有此理。”
李隆基也是沒有經過思考,便在言語之間決定了張垍的前途。
“宣朕旨意!張垍貶為盧溪司馬,其弟張均貶為建安太守!”
李隆基盛怒之下一併牽連到了張均,不過此時此刻他的思想與行動似乎偏離了軌道,那就是安祿山臨行前流露不悅這件事下降到了次要地位,而洩露皇家機密卻成為了主要事件,即使在處理洩露機密這件事上,他也沒有處理到點子上,因為他壓根不可能想到吉溫才是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
或許是因為李隆基過於信任安祿山,他可能故意將主題引偏,但這也從中看出在安祿山反叛之前,李隆基是多麼麻痺大意,而與之對應的卻是安祿山的小心謹慎與處心積慮的算計。
在離開長安後,安祿山猶如突然間衝破牢籠的野獸,一路快馬加鞭的疾馳跑出潼關,因為他知道雖然自己已經出來了,但皇帝陛下隨時有可能招自己回去,此刻在他眼前出現最多的就是楊國忠那幅不斷進讒的小人嘴臉,於是他抽打馬鞭更加用力,恨不得一時間到達自己的封地范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