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張九齡,字子壽,廣東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開國功勳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唐朝第一位出身嶺南地區的宰相。
在因為母喪回家守制之前,張九齡的仕途之路頗為順利,因為他有一個頗為賞識他的宰相——張說,能夠得到這位張說的賞識,是因為張九齡的文采。
元年間的宰相能夠得到李隆基的重用,基本上都有各自的特點,姚崇擅長政務,宋璟秉守法度,張說擅長文學,就連彼此掐架的李元紘和杜暹也都以尚儉為名。
張九齡的文采自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表象的淋漓盡致,13歲的時候得到了著名書法大家王方慶讚賞,預測張九齡“此子必能致遠”。後來王方慶的話真的得到了驗證,20歲的張九齡憑藉著自己的才學,一舉考中了進士,這在唐朝“五十少進士”的時代確實是個奇蹟。
進入仕途後,不能不說張九齡的運氣也實在不錯,除了仕途之路一番風順之外,更得到了同樣文采出眾的張說的信任,張說稱讚他為“後來詞人稱首也”。
張說的稱讚並不為過,事實上張九齡的文學成就遠遠超過了張說,除了妙筆生花,下筆如有神助之外,還因為張九齡為後世的人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家篇名句,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首《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首詩除了抒發離鄉之後,思念遠方的親人、愛人之情外,我們還從詩中讀出了張九齡那志向高遠,清高秀麗的雅士之風。
作為詩人,清高秀麗的雅士之風絕對讓人麼羨慕不已甚至是引來眾人的欽佩讚許,但是身在官場,張九齡身上的這種特質,並不一定能夠為他帶來好處。
開元十八年張說病逝後,張九齡正好回家母喪守制,三年後當他重新回到那個充滿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朝堂之後,在沒有了張說的庇護後,張九齡的第二此仕途之路註定不會平坦。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張九齡剛剛回到朝廷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疏李隆基,建議不必禁止私鑄錢幣。因為在當年宋璟治理江淮壞錢的事件後,朝廷對於民間私鑄錢幣管理的相當嚴格,以至於經過這麼多年,已經由當年查治壞錢,逐漸演變成了禁止私自鑄錢。
張九齡的這個建議一經傳播,便立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例如和他同時進入宰相班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