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手頭的關東軍雖然號稱近百萬之眾,但是到了45年夏天,這支曾經強大的軍隊,已經虛弱不堪了。
甚至不是虛弱,而是可以用慘來形容了。
在當時,關東軍從番號上而言,有高達22個師團和8個獨立混成旅團,兵力合計75萬的龐大編制。但是這些師團中,除了從關內派遣軍中借調過來的39、63、117師團有實戰經驗外,剩下的居然全都是當年的新編師團!
單從番號就能看出來這是什麼樣的廢柴師團:一月份編成了122到128師團、後來又相繼編成了135到139師團、148、149師團。
這些師團大多數都是丁種師團,四流部隊。
而原有的主力師團,大部分被調回了本土準備參加本土決戰,少部分被派往了其他戰區。
比如在之前賓城攻堅戰中死守賓城的就是這種部隊,否則也不可能堅持那麼久。
這些新設師團計程車兵,都是45年之後被突擊招入部隊的,沒有經過訓練,不管是戰鬥意志還是軍事素質都下降非常厲害。
這些士兵素質有多差?
如果說一兩年前在華東等地與劉子龍部隊作戰的腳盆雞已經江河日下了,逃跑的、抗命的、甚至有組織投降的層出不窮。那麼如今這些新兵,素質尚不如那些人。
從後來作戰中被俘的俘虜中就可以看到,他們當中幾乎沒有適齡兵役人員。
隨著大量精銳被相繼調走,本土無法補充新兵,關東軍只能就近在本國開拓民中徵調勞動力參軍,比如136-138師團均由本國開拓民中的鄉軍組成,腳盆雞的鄉軍大概等同於我們的後備役人員,但即使是後備役人員,早在太平洋前期20-40歲的丁壯就被調去太平洋,而到了45年的這些鄉軍(後備役)僅有18歲以下還在上學的孩子,以及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士兵素質不行,軍官素質也高不到哪裡去。
這些師團長大多是因為犯錯或者能力實在堪憂而下放到預備役的。
如此素質軍官與士兵,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部隊整體戰鬥力的大幅度下滑。
關東大特演時期,鬼子參謀部指出,1個師團可以對抗1.5個師的毛熊,而這個資料到了1945年,則變成了2個師團的關東軍僅僅能防禦1個師的毛熊。
而對面的毛熊甚至在調侃,1945年的腳盆雞的戰鬥力僅僅為全盛時期的1\/3,。
這些人平時都是作為開拓民在地裡幹活和種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