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竇武,勸阻竇武封爵,而竇武不聽。後來竇武在當年九月辛亥發生的政變時被殺。
此後,州郡屢次徵辟盧植,他都不應。直到建寧(168年—172年)年間,被徵為博士,才開始步入仕途。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揚州九江郡蠻族叛亂,朝廷認為盧植文武兼備,於是拜他為九江郡太守。盧植到任後,很快便平定叛亂。之後,盧植因身體健康原因而辭職。
同年,由蔡邕、李巡等人發起的校勘儒學經典書籍的建議得到朝廷批准,並將以刻成石碑的形式立在太學門口,史稱“熹平石經”或“太學石經”。盧植主動上書,毛遂自薦。
後來,廬江郡再次發生蠻族叛亂,朝廷因為盧植在九江郡擔任太守時,對當地人有恩威信義,於是再次拜其為廬江郡太守。
一年多後,盧植又被召回朝廷擔任議郎,與馬日磾、蔡邕、楊彪、韓說等人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史稱《東觀漢記》)的工作。但劉宏認為寫書不是緊要的工作,便又拜他為侍中、尚書。
公元178年(光和元年)二月一日,天空發生日食。盧植就此上書,陳說政要,批評劉宏之前的過失,但劉宏並不採納。
公元184年(光和七年)二月,冀州鉅鹿郡人張角發動起義,史稱“黃巾之亂”,天下有八州響應,朝野震動。經四府(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劉宏便拜盧植為北中郎將,命護烏桓中郎將宗員任其副手,率領北軍五校(即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的將士,前往冀州平定黃巾軍。
盧植連戰連勝,張角率軍退守廣宗縣,據城死守。盧植率軍包圍廣宗縣城,並挖掘壕溝,製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而這時,劉宏派小黃門左豐到盧植軍中檢查工作,有人勸盧植向左豐行賄,盧植拒絕。左豐沒討到半點好處,於是懷恨在心,六月,左豐返回雒陽後,向劉宏進讒言說:“臣看廣宗縣城很容易攻破,盧植卻按兵不動,難道他是想等老天來誅殺張角嗎?”劉宏大怒,下詔免除盧植的職務,並用囚車押送回雒陽,判處無期徒刑(減死罪一等)。?朝廷拜董卓為東中郎將,接替盧植在冀州平定黃巾軍,但董卓戰敗。
八月,由左中郎將皇甫嵩統率的另一支政府軍已平定兗州東郡黃巾軍,朝廷則改派皇甫嵩前往冀州平定黃巾軍。皇甫嵩不負眾望,最終凱旋而歸。皇甫嵩返回雒陽後,上書給劉宏,將平定冀州黃巾軍的功勞推給盧植,於是盧植官復原職,仍然任尚書。
公元18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