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林鶴軒繼續說:“‘知’還關係到能否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所以,《大學》又強調:‘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知’有很多方式,也有不同的水平,要達到‘知’的最高水平,必須徹底地認清事物的道理,不能霧裡看花,也不能滿足於一知半解。”
謝文德說:“聽師父的講解,徒弟對‘知’的涵義和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以後一定更認真地去‘知’!”
林鶴軒繼續說:“朱子非常重視《大學》,正是因為《大學》非常強調‘格物’與‘致知’的緊要關係:‘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從孔聖人,至孟子,再至朱子,皆是十分重視透過‘格物’而‘致知’的修養之道,此亦是君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基本功夫。”
“原來,透徹地人知事務,不只是為了多了點學識,而且是關係到能否擔當起治國平天下的重大責任,師父,此亦是所謂的‘君子風度’吧?”謝文德似乎悟出了點儒家的道理,所以他急著插話請教他師父。
“說得對,‘格物致知’關係到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林鶴軒回答說。
師徒兩人又討論了《大學》關於“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等去道理,謝文德感到今天學到了很多,同時,此時他也感到有點累了。
謝文德沉思了片刻,對林鶴軒說:“最近師父確實太辛苦了,您這麼費心地教小徒,而且又為謝府忙了很多的事,其實,徒弟心裡很清楚,父親是擔心影響學業,所以很多事情不讓徒弟知道,其實,師父您和謝府的其他人在忙著很多事,徒弟也心裡有些數,讓徒弟兩耳不聞窗外事,徒弟確實很難做到,在書房讀著書,徒弟也一直在掛心著父親、師父和飛?他們,有時非常煩悶,很難專心讀下去,或許徒弟的修養還不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