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二十六課 如果換了文學眼光,三國地圖就完全改變了 (第2/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雄淚滿襟”,就是說一切有英雄情懷的人看到那篇文章都會流下眼淚。我小的時候都會背,特別是後半段“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直到“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直到今天還能脫口而出。我們這樣的小孩子當然說不上英雄情懷,卻在那種語言節奏中接受了諸葛亮的心理節奏,接受了典型的中國道義文人的精神節奏。

叢治辰:說實話,《隆中對》我到現在也沒看過,就是在電視上見諸葛亮和劉備兩人促膝談心。但是對《出師表》,我印象很深刻。小時候買過一本字帖,是岳飛默寫的《出師表》,剛開始“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那幾個字還工工整整,後面越寫越草,到最後字都飛起來了。估計嶽將軍想起諸葛亮,觸動自己的傷心事,也“臨表涕零”,控制不住了。

餘秋雨:諸葛亮的這兩篇文章確實不錯,可是和曹操一比,在整體文化等級上還有很大的距離。任何一部中國文學史,曹操都會佔據不小的篇幅,而諸葛亮卻很難進入。這可能會使不少人產生某種心理障礙,因為大家早已形成一個強烈的歷史觀念:曹操是奸雄的最高代表,諸葛亮是忠臣的最高代表。

裘小玉:確實,給曹操以好評,連我也很難接受。我們翻一翻《後漢書》和《三國志》,他進攻徐州,一下子殺掉徐州百姓男女老幼數十萬人,雞犬不留,以致於屍體堆積,把泗水河都堵住了。後來的很多次攻城戰,最後也都是屠城。這種殘暴實在喪心病狂,我難以認同。再看諸葛亮,他在《出師表》裡說他要率領三軍,北定中原,攘除奸雄,還於舊都,他說到做到,用他整個生命一次又一次去實踐這份理想。這是中國古代文人依靠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政治才智慧夠達到的極致。諸葛亮治蜀二十年,武侯祠煙火不絕兩千年,在中國歷史上還能找出第二個嗎?我也是很小就接觸了諸葛亮的《出師表》,初一就能背下來,非常喜歡。我覺得秋雨老師剛才的判斷對他多少有點不大公平,因為他從來沒把自己當成一個文學家,我們卻要從文學史上談他的地位。但即使這樣,我仍然覺得《出師表》是一篇不可忽略的經典之作。從劉勰的《文心雕龍》起就已經給了這篇文章很高的評價,杜甫、白居易都非常喜歡——大家都知道,杜甫是諸葛亮的超級“粉絲”,寫了《蜀相》。還有《八陣圖》中的名句“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對諸葛亮的敬佩之情躍然紙上。然後宋朝時候又有陸游,陸游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對諸葛亮的文學成就和個人的功業做了很高的評價。

餘秋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意外穿越為深淵意志,向諸界開戰 全球絕地 你濃我濃逍遙遊 正道劍仙是反派 全家不仁!她抄了滿門嫁權臣 彪悍屠戶女,嬌養讀書郎 聽說權相想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