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四十六課 遠方的目光 (第3/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入中國文化,然後進行深刻的對比。利瑪竇在中國住了很長時間,最後是在中國去世的。前年我在聯合國召開的世界文明大會上作專題報告,針對西方文明對中華文明的不理解,我提出,利瑪竇到中國來之後接觸中國文化的態度、程式、方法,直到今天,也是不同文明之間互相瞭解時應該參考的。那麼,我們現在就來談談利瑪竇初來中國時的一些情景吧。

王安安:利瑪竇剛來中國時為了獲得信任,就特地選了身和尚服。隨著他傳教區域範圍的擴大,接觸到了上層社會的官員才發現,穿和尚服的人地位比較低,地位高的穿的都是儒士服裝,所以後來他就換成了儒士服。而且利瑪竇在傳教士中應該是修正主義分子,他既堅持自己的傳教使命,又有意無意地迎合了中國的心態。比如他用中國觀念來解釋西方宗教,還尊奉孔子,這在後來的西方教廷是不容許的。他還繪製世界地圖,圓形的,但把中國放在了中間,迎合了當時天朝上目的一種心態,他很聰明。

呂帆:利瑪竇來的時候好像已經約略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發展才是硬道理,他是帶著很多先進的知識儲備來的,這樣和徐光啟也有一個談得來的話題。所以我覺得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敲開我們官僚仕層階級一塊精神的敲門磚。

餘秋雨:利瑪竇來中國的目的是宗教使命,而結果卻是文化交融,範圍很大,當然也包括宗教。

他對中國文化的貼近,首先是技術層面上的,例如把中文學得很好,能看很多中國典籍,交很多中國朋友。接下來,他就深入研究精神趨向了。

例如,他來中國的時候,大明王朝還有氣勢,一些同行的歐洲人就認為中國有可能侵略歐洲,但利瑪竇沒有匆忙作這種判斷,而是堅持不懈地觀察和分析幾十年,最後才得出結論,按照中國文化,中國不可能憑著國力遠征歐洲。這種態度,令人感動。

比較重要的是1600年,十七世紀的第一個春天,利瑪竇在南京遇到了徐光啟,兩個重要文明的代表人物見面了。徐光啟儒學出身,又做著官,他們見面以後,兩人在一起翻譯了六冊的《幾何原本》,使中國開始懂得了西方數學,這是一件大事。然後,徐光啟受洗加入了天主教,虔誠信奉,一直做禮拜。這給我們一種資訊,就是當時中國的高層官員如果按照利瑪竇的路子接受西方文明,未必有太大的障礙,也可能出現日本接受西方文明的平和方式。徐光啟去世的時候,皇帝罷朝一日,對這個大臣表示深刻的悼念,然而由於他是天主教徒,他的墓碑是拉丁文的碑文。過了不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戀人未滿(完) 我家太子爺太太太黏了 死到臨頭也愛你 無限位面竊取 太上天帝 (火影同人)我妻今天和止水同居了嗎 當天才遇上穿越女/天才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