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立即制止:“我們這個會議有一定的範圍,李軍長(李家鈺)的話是橫生枝節,超出範圍了。”
主持人不讓說,李家鈺才沒有再說下去。
鄧錫侯也是“被壓迫者”之一。在劉湘統一四川之前,水路被劉湘緊緊掐住,鄧錫侯無法從省外進口武器。統一之後,劉湘在繼續實行禁運的同時,又收回防區,限制經費,弄得鄧錫侯只能靠起家時的那點破銅爛鐵混日子,“事業”越來越窘迫。
蔣介石舉辦峨嵋軍訓團,鄧錫侯被任命為軍訓團團附,看著“副團長”劉湘當眾挨老蔣和陳誠的諷刺挖苦,儘管他有時也不無兔死狐悲之感,但更多的卻是一種別人幫著報了仇的興奮。陳誠請他上臺講話,其講話調門和口氣也與劉湘完全不同,加上鄧錫侯講話比較通俗詼諧,盡用四川口頭語,因此還很受學員們的歡迎。
學員歡迎並不頂用,四川說穿了,不是劉家的,就是蔣家的,跟他姓鄧的依舊一點關係都沒有,猴子還是很鬱悶。
抗戰軍興,大家都認為可一舉兩得,劉湘是要藉此抵禦老蔣的“入侵”,鄧錫侯則巴不得早一日擺脫劉湘的“魔掌”,好到外面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順便還能置換多少年未置換過的裝備。
就要出發了,底下有個師“鬧餉”,揚言“不發清所欠薪餉不出發”。
這都是防區取消前就欠下的軍餉,數目不小,鄧錫侯哪有錢發,而且欠餉的責任其實也不在於他。
防區制時代,鄧錫侯與其他人不同,實行的是“無為而治”,各師軍費完全獨立,均在各自駐防區內籌款。於是,他在召集官兵訓話時便理直氣壯:“你們的欠餉是應該發清,可是過去軍部沒有收到過你們的分文稅款,軍部沒有經費,比你們的師還窮哩,大家是知道的。”
欠餉跟鄧錫侯無關,卻跟“鬧餉”的自己有關。
鄧錫侯說:“你們都揹著槍,拿起碗在吃飯,為何過去別人來奪你們的飯碗,你就讓他拿走呢?你有一支槍還保不住飯碗,又怪誰?”
鄧錫侯並不是故意要翻防區制時代諸侯爭雄的老賬,他是要以彼及此,把官兵計程車氣和鬥志給激發出來:“從現在出川抗戰起,我要按時發餉,如不兌現,你們來找我。欠餉也不是不發清,只是前線情況急如星火,怎麼能說要發清欠餉才出發呢?”
鬧的人都低下了頭。見火候已到,鄧錫侯大聲發問:“你們是等發欠餉還是馬上出發?”
臺下齊聲響應:“願立即出發殺敵!”
出川首先要解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