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10章 社會居然有教育 (第2/8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這個經驗顯然讓伍博純感受到兩個面向:教育與功名是可以切割的,教育與每一個人都是不可分割的。在一個現代憲法國家,這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但是在朱門半掩的舊中國,這種基於對知識的好奇和分享所獲得的體認卻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這時我們會問:國民教育,不就是普設學校,讓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都能夠均沾雨露,獲得知識的浸潤,並且奠定學習的基礎,不斷在人生的道路上開啟智慧嗎?不過,伍博純的設想還多了一層:那些從來沒有機會受教育,卻已經卷進了大社會的變局之中,而且缺乏謀生和求知能力的成人又該怎麼辦呢?在新式小學堂、中等學堂已經廣為國人甚至官僚所注意的時候,若是根本沒有顧慮到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文盲,則下一代真能安心受教育嗎?這確是一位先知的視野。

用伍博純過世之後,中華通俗教育會北京分會所題的輓聯來形容,的確驚動世人耳目:“社會居然有教育,國民永不忘先生。”

僅僅從伍博純早年求學的經驗上查考,便可以理解:那一代在青壯之年入民國的“小知識分子”,本身就處於一種不得不然、也不得已而然的速成教養環境之中。

如前文所述:五歲始由母親授開蒙之數而識字,到二十歲中秀才,這十五年間,伍博純還是在一種“對於科名並不重視”的心情,以及“科舉之在當時,早成強弩之末”的背景下從事學習。可是我們卻不能不驚訝:僅憑二十到二十二三歲之間,與三五好友合聘日籍教師學習日文和數理的能力,他居然編著了一本《最新文法教科書》,和一本《簡明藥典》。

雖說內容大部分取材自日文書籍,是一種“針對國情而改譯”的專著,但是能夠在上海兩家頗有規模的書局印行,公開上市,銷路還很不錯,這樣的成績,在今天受嚴密分流、分科、分系控制之教育出身的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文法學和藥學在今天的學術體系里根本不可能畢集於學習者一身;更何況,伍博純之所以出版這兩本書,還純粹是因為在二十二歲上,由於用功過勤,病肺咯血,在家養病,而得暇以兼之的緣故。出版了這兩本看似風馬牛不相干的書,大約也為伍博純帶來了相當不惡的聲名,在一九〇三至一九〇六年之間,他已經可以出入桐城吳摯甫(汝綸)家,擔任西席之職,其“才學貴重”可知。

為什麼說能在吳摯甫家當塾師是不容易的事呢?吳摯甫是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進士,更曾在曾、李幕府多年,當過直隸州官,更重要的是他在任官之地都開辦了書院,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逆仙珠 重生訂婚前,我不嫁高冷竹馬 三生三世水中月 《溫榆陸庭淮》 永珍鎮魔 《我將生生世世不得所愛!》沈昭虞裴硯之 火影之我是宇智波鼬他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