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甲申政變”時的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後來當了東京帝國大學的教授,是優秀的漢學者。事變後清廷派往朝鮮的吳大瀓是一流的金石學家,並擅長書畫。日本支援金玉均的頭號人物是福澤諭吉,人人皆知。要求中、日聯合抵禦沙俄的黃遵憲,是外交官,也是清末著名詩人,著有《朝鮮策略》。寫出“朝鮮善後六策”的張謇,是科舉的狀元,頗有才學。
如上所述,這一時代圍繞著朝鮮政局登場的人物,多數是文人學者。李鴻章派往朝鮮擔任財政顧問的德國人穆麟德,也是知名的東洋學學者。尤其在語言學研究方面,他業績出色,名著《滿語文典》(A Manchu Grammar)聲譽更高,不過,在甲申年這部名著尚未問世。
穆麟德的當五錢、當十錢的貨幣鑄造在朝鮮引起通貨膨脹,作為語言學者他是很出色的,但作為國策顧問,他就不稱職了。他本人對於朝鮮的政治、行政、財政、產業等,確有一番改革的計劃。但他是清廷僱用的外國人,關於朝鮮的改革策略,首先須得到清廷的諒解,也即李鴻章的諒解。然而,李鴻章把穆麟德的一切計劃,全都給否了,使他漸覺沒趣。
甲申年閏五月,沙俄同朝鮮締結通商章程,居中斡旋的便是穆麟德。據說,穆麟德還從沙俄那裡得了一枚勳章。
穆麟德是德國人,受僱於清廷,委派到朝鮮,對清廷談不上什麼忠誠之心。他想改換僱主,投靠沙俄,首先就要在朝鮮要人中培養親俄派。
前營使韓圭稷、左營使李祖淵,以及金智性、趙寵熙等要人都成了親俄派。在朝鮮政界,原來只有事大黨和“新黨”兩個集團,分別是親清派和親日派,這時又出現了第三集團。對於野心勃勃地想要拉山頭的政客們來說,親清、親日兩派的座次已經排定,搶不著交椅了,所以他們非常歡迎新派別的誕生。
金玉均發動“甲申政變”時,殺掉了韓圭稷和李祖淵等親俄派人物。在金玉均看來,親清派和親俄派都是保守派,一丘之貉,應該一起消滅掉。
閔妃這一派保守集團,以親清派為主流,但清政府的壓迫太過分,他們就若隱若現地亮出親俄路線來抵抗。
為了同朝鮮締結通商章程,俄國派來駐天津的領事卡爾?伊凡諾維奇?韋貝,幫助韋貝的就是穆麟德。穆麟德的背後是否有德國的意圖,不得而知。不過,這時的德國還不便向朝鮮伸手,但又不願意讓某一國單獨在朝鮮鞏固勢力。穆麟德很可能是為德國的利益而幫助韋貝的。
不久,韋貝當上俄國駐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