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126章 起用年號、改革曆法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

——《漢書·武帝紀》

在改革監察制度,進一步鞏固統治的同時,漢武帝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有兩項改革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那便是正式起用年號和對秦漢以來顓頊歷的改革。

首先來說起用年號。

漢武帝以前,歷代紀年主要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歲星紀年法,一種是帝王在位年序紀年法。

所謂歲星紀年法,就是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的方式,這種紀年方式在春秋、戰國之交時極為盛行。人們在觀測到木星約十二年執行一周天後,便將木星稱為“歲星”,歲星紀年法因此而得名。

當時,人們分別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年稱為閼逢、旃蒙、柔兆、強圉 、著雍 、屠維 、上章 、重光、玄黓、昭陽;分別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年稱為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如此一來,甲子年便被稱為閼逢困敦,乙丑年被稱為旃蒙赤奮若,以此類推。這種紀年方式不僅較為複雜,而且誤差較大(木星實際約11.86年執行一週),因而未被廣泛應用。

所謂的年序紀年法,便是以帝王的在位時間來紀年。這種紀年方式下,人們記載某位帝王在位期間事件時,通常只標註在位年數,而不標註舉具體是哪位帝王,例如秦昭襄王二十五年,便直接寫作“二十五年”或“王二十五年”,後世為方便加以區分,才又在具體年份前面加上了帝王諡號。

該紀年方式,通常以帝王即位次年為元年,然後二年、三年以此類推。這種紀年方式不僅使用時間較長,而且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簡》等史料和文物上極為多見。

在漢武帝以前,雖然大部分帝王自始至終,都使用“一元”紀年,但個別帝王在位期間,因為特殊情況,也曾有過“改元”的做法,例如魏惠王,他於公元前335年舉行稱王大典,於是便於此年中止了正在使用的三十五年,將次年重新改為元年。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中止“侯年”,而改用“王年”,是以稱王為標誌性事件。

西漢建立以後,從漢高祖劉邦到後少帝劉弘,仍然沿用了年序紀年法,且遵循著“一元”紀年方式。直到漢文帝時,漢文帝劉恆因為種種神異事件,於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下詔將次年改為元年,後世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復仇:惡毒堂姐陷害?看我虐慘你 替嫁沖喜:絕世醫妃權傾天下 葬神塔 嫡女有毒必讀爽文 廢太子:戍邊三年,滿朝文武跪求登基 做不對匹配題 佟昭兒方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