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政府才開始對鐵礦進行正式開採。
1893年9月,漢國皇家科學院一名科研人員,在進行內燃機專案攻關時,成功發明第一款實用型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功率達到10馬力,於1894年6月投入試生產。
1893年10月,飛機專案組成功將汽油航空發動機功率提升至12馬力,4個月後,以該發動機為動力的第一款飛機成功昇天。漢國由此成為航空領域的領先國家。
1894年3月6日,南洋分艦隊升級為南洋艦隊,艦隊級別為集團軍級,艦隊長官級別與大西洋艦隊、太平洋艦隊相當。管轄範圍為布干維爾島以西,包括宋卡王國、蘭芳王國、納土納群島以及泰國、遠東大陸、朝鮮一線海域。
1894年3月12日,以黎明號、朝陽號為首,總規模超過20艘的艦隊,從漢國太平洋沿岸出發,前往南洋海域,以加強南洋艦隊實力。
與此同時,一艘對外採購,一艘自行建造,總計兩艘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戰列艦,分別加入大西洋艦隊、太平洋艦隊服役。
1894年3月27日,漢國徹底消化萬噸戰艦建造技術,第二批,總計兩艘由本國自行設計,排水量達到12萬噸的新型戰列艦正式在新京造船廠開工建設。
1894年5月,漢國進入預備立憲期,內閣、立法院、眾議院等各部門開始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利,經各部門推選,李明遠任命,劉樸成為大漢帝國第一任內閣首相。
1894年6月2日,東瀛政府決心利用東學黨起義事件,挑起戰爭。
6月5日,成立由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朝鮮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
6月9日,東瀛方面派先遣隊400多人,在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的率領下,以《濟物浦條約》規定之東瀛有權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進入朝鮮首都漢城,同時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知照中方,其後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進駐漢城。
6月16日,東瀛陸軍混成旅團先頭部隊在仁川登陸,到6月28日混成旅團後續部隊登陸,駐朝日軍數量達到8000餘人,超過清庭駐軍數量。
6月20日清庭向列強提出申請,請求英、法、德、俄諸國介入調停。
7月10日調停失敗。
7月17日,東瀛政府作出開戰決定;7月20日,東瀛編成了以伊東祐亨為司令的聯合艦隊,隨時準備尋釁;
同日,東瀛駐朝公使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