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十七章 北上北上 (第3/39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師防守長沙和岳陽;黔軍第一○二、第一○三師被配置在北面的利川和宜昌一線,作為總預備隊。至一九三五年秋,部署在湘鄂川黔蘇區周邊的國民黨軍已達三十萬,是紅二、紅六軍團總兵力的十五倍。為了協調作戰,一九三五年十月十日,蔣介石設立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宜昌行轅,任命陳誠為行轅主任,統一指揮在湘、鄂、黔境內與紅軍作戰的國民黨軍隊。

這一次,國民黨軍放棄了長驅直入和疾進猛追的戰術,採取了逐段築堡、交替前進的方式,甚至規定部隊每天只准行進三到五里,以便一邊推進一邊修築碉堡:“各防區未成碉堡,趕緊增築,以班碉為主,依實地形勢,構成縱深配備梅花式之碉線網,並注意與鄰區碉線雙方銜接,勿留空隙。至於交通道路,亦應計劃修築,以利運輸。”

面對國民黨軍的“圍剿”,紅二、紅六軍團最初決定依靠根據地和東部的游擊區,抓住時機突破東面的進攻之敵,在運動戰中粉碎國民黨軍的“圍剿”。為此,紅軍先後主動放棄了位於湘北的津市和澧縣,集結在石門西北部地域等待戰機。但是,由於國民黨軍步步為營地推進,封鎖線不但橫向連線嚴密,縱向也達成了前後掩護,所以紅軍的出擊戰機始終沒有出現,根據地反而在國民黨軍的逐步推進中越來越小。根據地的縮小使紅軍失去了機動作戰的餘地,同時也使紅軍的補給發生了嚴重困難。湘鄂川黔蘇區北有長江,南有酉水、沅江,東有浩瀚的湘北湖區,西有長滿巴茅的崇山峻嶺,對於根據地內的紅軍來說,國民黨軍的層層封鎖一旦形成,生存危機即刻就會使他們陷入困境。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共湘鄂川黔邊省委和軍委分會對紅二、紅六軍團的未來行動進行了反覆討論,一致認為根據地內部的“狹小地區”已不利於紅軍與強大的敵人持久戰鬥,紅軍必須迅速從敵人的封鎖中突圍出去,轉移到根據地以外“無廣大堡壘地帶”,創造有利的條件對“圍剿”之敵進行反擊。

十月十五日,朱德、張國燾致電賀龍、任弼時、關嚮應,同意紅二、紅六軍團開始轉移:

賀、任、關:

來電悉。

(甲)一切請按實際情況由你們自行決定,必須秘密、堅決、迅速、機動,出敵不意。

(乙)在狹小地區內固守為失策,決戰防禦亦不可輕於嘗試,遠征,減員太大。可否在敵包圍線外原有蘇區附近誘敵出堡壘,用進攻路線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之。上述意見供兄參考。

(丙)我方主力仍在川西北活動,當儘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從妻 夢魘侵蝕 別釣[電競] 遙遠 超時空悖論 我真就想當個廚子啊 唐門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