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1998年8月中旬,卡倫和我出門兜風。薄暮時分,夕陽逐漸西沉,夏日暑氣漸漸散去。卡倫的老家離我辦公室很近,只需穿過交通繁雜的市區,我們足足開了30分鐘才抵達目的地。她帶我去看她成長的環境,還有童年受虐的地點;我們聊起我對這些地方的看法。我必須親自走一趟,親眼看看這裡。
離開高速公路,我們向南駛去。現在,這裡是西班牙裔美國人聚居地,但是在1937年,卡倫的祖父剛搬來的時候,這兒以德國裔、波蘭裔和愛爾蘭裔人居多。轉個彎,我們向東走,直直開往她家。這是棟3層樓的磚造房屋,外觀毫無特別之處;雖然天底下沒有完全相同的兩間屋子,但整條街的房子都是這個味道。這一帶是20世紀上半期建造的平價住宅區,居民主要是附近工廠或牧場畜舍的工人。
卡倫一家子住在公寓底部,祖父母住一樓,二樓是閣樓。我們在門口並排停車,卡倫靠著窗戶,往裡頭窺看;米白色的油漆層層脫落,露出底下紅色的磚頭。
“窗子和門邊的油漆都剝落了,”卡倫看著屋子說,“看起來好像受傷的臉。臉上有血,混著淚水。”
卡倫為我指出對街的冰淇淋店,還有街尾轉角的殯儀館。我們繼續往前開,然後左轉。卡倫家旁邊的街角就是新教教堂。以前她想逃離家時,常躲在通往教堂地下室的樓梯間。她父親的咆哮總是清楚地傳進神父耳裡——尤其是在沒開冷氣的夏天,因為家家戶戶的門窗都是敞開的。神父會開啟上鎖的柵門,走進小巷子,心裡明白他待會兒就會在樓梯底下看見小卡倫。他偶爾會跟她聊聊天,帶點牛奶和餅乾給她。
再過3條街就是天主教學校和教堂。學校是一棟3層樓紅色磚造建築,建於20世紀初。穿過學校,教區神父的寓所就擠在學校與教堂之間。
“我從學校走到神父寓所大門,在那兒,”卡倫指給我看,“然後可以從寓所走廊進入教堂地下室,”卡倫指指圍繞在寓所外,通往教堂的走廊,“進入教堂後,裡頭有樓梯通往地下室。”
我感覺得出來,這麼做對卡倫而言並不容易。她說她已經有好些年沒回來,這兒的一切似乎變小也變髒了。然而,舊地重遊給卡倫帶來相當大的刺激;當我們逐一拜訪過去的事發現場,我彷彿看見往事也重新在卡倫心裡輪番上演。
轉過彎,我們沿著公園前行。她帶我去看溼地和她常坐的幾張長凳;小時候,如果她弟弟吉姆逃出家去,她總會在這兒找到他。如果卡倫有辦法躲開暴怒的父親,她會躲在保護雕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