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十八歲的範妮婭追隨大姐哈婭的腳步,1931年被送往布拉格的大學讀書,因為在波蘭,大學實際上是對猶太人關閉的。媽媽學習歷史和哲學。當時在波蘭鄰居、烏克蘭人和德國人、天主教和東正教派基督徒當中,反猶主義情緒逐漸高漲,她的父母,赫爾茨和伊塔像羅夫諾的所有猶太人一樣,見證了反猶主義、烏克蘭街頭惡棍的暴力行為,以及波蘭當局不斷增加的不公平標準,並深受其害。希特勒統治的德國大肆煽動對猶太人施行暴力與迫害,其迴響如遠方一陣隆隆的雷聲抵達羅夫諾。
外公的生意也發生了危機,30年代早期的通貨膨脹,委實在一夜之間使他失去所有的積蓄。索妮婭姨媽告訴我說:“爸爸給我的許多面值百萬、萬億的波蘭銀行鈔票,被我用來糊牆。他為我們三姐妹積攢十年的嫁妝在兩個月之間順陰溝流走了。”哈婭和範妮婭不久不得不因為錢而拋棄她們在布拉格的學業,她們父親的錢幾乎光了。
於是磨坊、都賓斯卡的住宅和果園、馬車、馬匹和雪橇,都在倉促中廉價賣掉。伊塔和赫爾茨·穆斯曼在1933年抵達巴勒斯坦時,幾乎身無分文。他們租了一間可憐的小棚屋,頂上蓋著瀝青紙。爸爸一直喜歡待在麵粉附近,設法在帕特麵包店裡找到了一份工作。後來,索妮婭姨媽對我回憶說,快五十歲時,他購買了一匹馬,一輛馬車,在海法港口附近運輸麵包,再後來運輸建築材料,聊以度日。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他,曬得黑黑的,一個沉思的男人,身穿工作服,一件灑滿汗水的灰背心,他目光羞怯,但藍眼睛裡閃爍著笑意,韁繩在手中悠閒自在,彷彿坐在墊在馬車上的木板上,他發現海法灣風光、卡麥爾山脈、煉油廠、遠方港口的起重機高杆以及工廠煙囪,具有某種迷人而有趣之處。
既然他不再是個富人,回到了無產者的行列中,他似乎恢復了青春活力。某種長期遏制著的快感似乎降臨到了他身上,其中閃爍著某種無政府主義的火花。正像立陶宛烏里金尼基的耶胡達·萊夫·克勞斯納,我祖父亞歷山大的父親一樣,我的外公納弗塔裡·赫爾茨·穆斯曼喜歡車伕生活,喜歡漫長緩慢旅程中那孤獨平靜的節奏,喜歡觸控著馬,聞嗅它身上刺鼻的氣味,喜歡馬廄、馬草、挽具、轅杆、燕麥袋、鞭繩和馬嚼子。
在父母移民到巴勒斯坦、姐姐們在布拉格讀書時,索妮婭還是個十六歲的小姑娘,在羅夫諾住了五年,直至她在隸屬於波蘭軍事醫院的護士學院取得了護士資格。她來到特拉維夫港口,而她的父母,她的姐姐和茨維·沙皮洛,哈婭“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