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伊藤博文這時已是政界的元老,而山縣有朋則是軍界的元老。
“兩個老糊塗。”少壯派官僚們這麼稱呼伊藤和山縣,儘可能矇混他們。像“一個旅團”之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德富豬一郎的《蘇峰自傳》裡有這麼一段:
甲午戰爭不是老一輩人發動的,而是年輕人掀起的。在內地是川上(操六參謀次長),在北京是小村(壽太郎公使)。而陸奧(宗光外相)等人,巧妙地捉住了時機,巧妙地操縱了伊藤、山縣等大人物。
林董的回憶錄中,也有可以證實這些情況的敘述。
德富蘇峰(即德富豬一郎)說是年輕人“操縱”了大人物,其實,用“矇混”之類的說法似乎更恰當些。派遣兵員巧妙地矇混過去了,但是,要長期矇混下去卻非常困難。於是,想出了一個使老糊塗們無法插嘴的方法。
這就是設定大本營。
6月5日,在參謀本部內設定了大本營。關於往朝鮮派遣混成旅團的事,也獲得天皇批准。
動員及各種計劃,均屬“統帥事項”,由大本營直接決定,雖內閣總理大臣也無權過問。這樣,伊藤首相在戰爭部署上就成了局外人。
按理說,應當依據《戰時大本營條例》,在宣戰之後才能設定大本營。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6月5日那一天,日本還沒有宣戰,所以,這時設定大本營應該說是違法的,但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明知這是一種違法勾當的,恐怕只有川上中將等,也就是強行設定大本營的少數幾個人。
設定大本營兩天後,6月7日,陸軍省和海軍省禁止報紙、雜誌報道軍機。
根據新聞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凡涉及當前軍隊行動以及軍事機密、軍事戰略相關事宜,報紙、雜誌禁止登載。
陸軍大臣伯爵 大山岩
明治二十七年六月七日
海軍省只是在陸軍省禁令中的“軍隊”二字之上加了“軍艦”二字,其他文句完全相同。當時的海軍大臣西鄉從道與大山岩一樣,都是伯爵。
同一天,敕令設定了臨時陸軍中央金櫃部:“戰時或臨事變之際設於東京,掌管臨時陸軍經費之收支及決算報告事宜。”明文規定這是一個完全獨立於司法、立法部門的戰費財政部,可以藉機密之名,自由地動用鉅款。
於是,軍費鎖在密室裡,報道以所謂“大本營發表”的形式壟斷。6月9日,各報館刊登了同一條訊息:
鑑於朝鮮國內,內亂頻仍,其勢日益猖獗,該國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