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口氣倒是不小,寫的也挺有氣勢,就是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是那天降人才。
省城內,趙傑康看著從府城傳來的情報,臉上露出了笑容,同時也為徐揚這不斷展現出的詩才而驚歎。
雖說大明文壇已經不怎麼注重詩詞歌賦,並在明面上將其視為小道。
但誰又不羨慕李白杜甫的才華呢,誰又不想自己的詩詞能夠像前人那般流芳百世呢。
尤其是趙傑康這般的封疆大吏,權勢已經很大了,政治資本也耗盡了,沒有特殊的機遇,這官一輩子也就這樣了,所以他們在這個時候更加想要的是身後名。
不過他們的才學有限,做不成什麼出名的詩詞歌賦,但這也不妨礙他們借“人”成名。
一如李太白的《將進酒》中提到的岑夫子丹丘生之輩;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留名的孟學士、王將軍;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記載的滕子京。
這些人不都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名留千古麼。
也是想到了這一點,趙傑康才這麼順利的接受了提學官宋誠的建議,並把這次文會的動靜給弄得不小。
一個月的時間不短,尤其是在有心人的推動下,足以叫省城文會的訊息傳遍這一省之地,也能夠叫本省的那些讀書人有充足的時間來省城參加文會。
其實手段與百花樓文會相差無幾,只不過兩者之間的舉辦方,舉辦規模等細微方面有所不同罷了。
另一邊,距離省城文會還要半個月的時候,就有幾個同徐揚交好的讀書人一起找上門來,詢問徐揚的出發日期了:
“周兄何時起程去往省城?我等可否一同出行?”
對於這些人的詢問,徐揚當然是知道什麼意思,不就是想扯虎皮拉大旗麼。
這事對自己也沒什麼損失,說不得讓自己的名望在省城那邊也能傳播起來。
所以在稍微的思考了一下後,徐揚也就直言相告:
“能與幾位好友一同出行當然是求之不得,不過我還得再等十天才行,這次文會我得好好準備一番。”
在聽到徐揚同意了會和他們一起出發後,幾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對於徐揚後面所說的還要再等十天的話,並沒有放在心上,不就是等十天麼,又不是要錯過這次文會。
所以在徐揚說完之後,這些人連忙表示:
“沒關係的,理解,理解。”
“周兄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