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評論家認為福克納擅長寫長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並不很出色。他在長篇小說方面的成就確實非同一般,光是一本《喧譁與騷動》就可以使他名垂史冊,何況他還有其他堪稱經典的諸如《我彌留之際》《八月之光》《押沙龍,押沙龍!》等好幾部長篇小說。至於短篇小說,福克納本人對這種體裁評價很高,認為它在藝術高度上僅次於詩歌,因為作家寫“長篇小說時可以馬虎,但在寫短篇小說時就不可以……它要求幾近絕對的精確”,“幾乎每一個字都必須完全正確恰當”225。但他對自己的短篇小說卻常有微詞。他在一九三二年給編輯要求預支稿費的信中說,要是他得不到這筆錢,他就只好“放下長篇小說去再一次賣淫寫短篇小說了”226。確實,為了生計,福克納常常寫些短篇小說給一些通俗雜誌來換取比較高的稿費。為了故事能被錄用,他常常根據編輯的意圖做些修改,但對長篇小說,他是絕對不讓編輯隨便改動一個字的。他似乎把自己寫短篇小說看成是為了賺錢,曾經做過圖表來對比長篇及短篇小說的稿費收入。他甚至說:“如果我得寫垃圾,我不在乎誰來買,只要他們能給我最好的價格。”227這種自我貶抑的結果使評論家不去看重他的短篇故事。儘管幾十年來總有人撰文讚美福克納的短篇故事,但這類文章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比不上對他的長篇小說的評論。
然而,這種情況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有所改變。一九七九年,福克納家鄉的密西西比大學每年一度的福克納國際研討會首次以他的短篇小說為中心主題,並於次年出版了論文集。一九八一年瑞典福克納專家漢斯·謝率先發表專著《威廉·福克納的短篇小說生涯》,一九八五年,他又出專著《威廉·福克納:作為短篇小說作者的小說家》。同年,美國學者詹姆斯·卡洛瑟斯出版了專著《福克納的短篇小說》。從此,福克納的短篇故事成為學者們的新的研究物件,評論日漸增多,質量有所提高,有關的研討會也經常舉行。現在評論家一致認為福克納反對的是為了賺錢而寫的、帶商業氣息的、迎合大眾口味的短篇小說,他是一個出色的講故事的大師,因此他在短篇小說方面的成就也不可低估。福克納早在一九一九年,在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士兵的報酬》(一九二六年)以前,就開始寫短篇小說。但他究竟寫了多少短篇故事始終沒有定論。這一方面是因為福克納有的長篇最初的意圖不過是個短篇故事。例如,他原先打算寫一個叫《黃昏》的短篇故事,講一個勇敢的小女孩爬到大樹上去探視死亡,但在寫作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