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1
對於法醫學生來說,大二大三就是噩夢。因為四年的醫學理論課程,作為法醫學生必須要在三年內全部修完。雖然我學習還算刻苦,但是大二那年的生理、生化、病理、病生、寄生蟲等繁重的課程接踵而至,我沒能招架得住,生化和寄生蟲兩科雙雙掛了紅燈。於是大二的暑假我就待在家複習功課沒能再去參與實習,直到大三的暑假,我才再次來到了久違的法醫門診。
基層法醫的工作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刺激,除了要在命案偵破中打頭陣,更多的精力要花在怎麼做都做不完的傷情鑑定和時不時就出現的非正常死亡案(事)件上。
之所以用“非正常死亡案(事)件”這種形式來表達,是因為法醫在對這類案件做完前期工作後,結合簡單的調查情況和現場勘查情況,要在第一時間確定是不是命案,如果是命案則稱之為案件,需要進一步的解剖檢驗、參與偵破;如果確定不是命案,則稱之為事件,屍體則交給家屬處理。如果把事件錯看成了案件,會浪費大量的警力和精力,當偵查工作繼續不下去了,重新審視的時候發現了錯誤,法醫就會被千夫所指;而把案件錯看成了事件,就會造成冤案。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處置,我們省每年都有一萬多起,每個案件需要兩名法醫處置,所以平均每個法醫每年就得看七十多起,當然,這還不包括交通事故的相關檢驗鑑定。
重新迴歸法醫門診的第一天就不消停,我剛踏進門診大門不到五分鐘,電話就響起了。
“新綠小區的一位住戶,昨天夜裡突然死亡,請你們過來看看。”是派出所打來的電話。
“前期調查有什麼情況嗎?”聖兵哥問道。
“沒情況,封閉的現場,應該是猝死。”派出所民警打了個哈哈,顯然這樣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沒有引起多大的重視。
這個小區離法醫門診很近,很快我們便趕到了現場。
現場位於一棟樓房的五樓,是一套兩居室,住著一家三口。丈夫體弱多病,是個下崗工人,隔三岔五地去附近的一個小作坊打工。妻子,也就是死者,長得五大三粗,沒有工作,靠撿廢品賺些外快,兩個人的收入都少得可憐,只夠勉強維持生計。家裡還有個七歲的小男孩,長得十分可愛。
我們到達現場的時候,發現現場並沒有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痕檢員小郭正在檢查門鎖。客廳裡坐著兩名派出所民警以及死者的丈夫和兒子。丈夫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唸叨著:“你怎麼就這麼走了?你走了我們怎麼辦?”兒子站在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