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十四章】 虛虛實實 (第1/2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h2>1</h2>

中日甲午戰爭前夕,關於中、日兩國在朝鮮的立場,陸奧宗光在《蹇蹇錄》中做了如下闡述:

……而日、清兩國於朝鮮如何維護各自權力,幾乎達到冰炭不相容之地步。日本自始便認為朝鮮為一獨立國,試圖斷絕歷來存在於清、韓兩國間之曖昧宗屬關係。與之相反,清廷以疇昔關係為根據,大方表白朝鮮為其屬邦。其實,清韓關係在普通公法上尚欠缺確定為宗屬關係之必要因素。雖如此,清廷仍力求在名義上承認朝鮮為其屬邦。

陸奧用“冰炭不相容”來形容,可見兩國關係已經到了何等地步。

袁世凱清楚地認識到,東鄰強國日本妨礙他執行任務。他企圖排除這種妨礙,是理所當然的。陸奧的著述中有這樣的評價:

……袁世凱乃年壯氣銳之徒,熱望排除日本之妨礙,並非無理者也。

袁世凱對自己的立場、任務認識得很充分,但對日本卻缺乏瞭解,而且未能覺察到這種缺乏,以致釀成悲劇。關於日本國情,袁世凱之所以認識不足,或許應該說是歷屆駐日公使徐承祖、黎庶昌、李經方、汪鳳藻等人及公使館成員的責任。袁世凱本人到日本短暫訪問過,但頭腦中的印象也基本來自駐日公使館。

筆者從老一輩華僑那裡聽到過那個時代的事。當然,這些老一輩華僑也並非親身經歷,而是從他們的長輩那裡聽來的。據說,駐日公使館的人們根本不把華僑放在眼裡。神戶、橫濱、長崎等地,有為數眾多的華僑。中國不是條約國,沒有僑民居住地,他們同普通日本人雜居,整日廝混在日本人中間。日本的實情,他們確有切身體會。然而,從祖國來的公使館官員們都不從華僑這裡吸取寶貴經驗。

封建中國有極端的“官尊民卑”習俗,而清廷官員對華僑更有一種偏見:拋棄祖國,逃到外國的不可信賴之輩。把華僑的談話、意見作為參考,清末的官僚們連想都不曾想過。

後來,孫文等曾被清廷視為叛逆的革命家們,在日本開始了秘密活動,所有的華僑都成為熱心支持者。孫文曾說:“華僑乃革命之母。”

在東京的公使館,主要把報紙、公文等“情報”發回本國,就算是外交官的工作。這類情報,絕不是有血有肉的活情報。

萬壽山工程在北京動工時,日本正處於釋出憲法的前夕。

實現立憲政治,在清朝官僚的眼裡,認為是朝廷實權的下降。朝廷就是政府,立憲會使政府的領導權力削弱,這是最普遍的看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成惡毒男配為了長命走劇情 在陰鷙反派身邊當鹹魚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版)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病美人帶前任上娃綜後爆紅了 詭園 噠宰是啾也的喵